中文在线字幕免费观看电视剧网,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pacopacomama熟女,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

著名作家王火:皖游日記(三篇)

著名作家王火:皖游日記(三篇)

發布日期:2003-09-04 瀏覽次數:2718


2003年4月5日 星期六 晴

魯彥周同志和夫人張嘉盛情邀約到安徽參加由省文 聯及 國營敬亭山茶場舉辦的“首屆敬亭綠雪筆會”。我 們夫 婦4月2日夜由蓉飛合肥。省文聯辦公室主任江濤冒 雨來 機場迎接。住黃山大廈17樓1712室。此次參加筆會 的, 除彥周夫婦外,有鄧友梅、邵燕祥、吳泰昌諸至 友,初 識者有何南丁及其女何向陽、殷慧芬及蘇中、劉祖 慈各 位。南丁的小說上世紀50年代我即讀過。其女向 陽,已 是著名女評論家、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她和寫《汽 車 城》的殷慧芬均是有成就的女作家,但無時下某種 女作 家的驕嬌之氣。蘇中是評論家,祖慈是詩人,學識 均淵 博,遂也一見如故。
三日及四日在合肥去李鴻章府等處參觀。展出照片 中有 淮軍名將在天津與八國聯軍奮戰中犧牲被封為忠節 公聶 士成的照片。聶是起鳳的太外公。遂在旁攝影留 念。四 日中午省委宣傳部陳發仁副部長及省農墾局長丁俊 先、 省文聯書記處書記吳雪、國營敬亭山茶場場長林啟 仁等 在黃山大廈總統廳宴請。下午離合肥到宣城住綠雪 山 莊。晚間市委副書記胡傳玲宴請。胡是六十年代上 海復 旦大學畢業生,在皖已四十多年,校友見面,頗為 高 興。
今日清明,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敬亭山,上午踏青賞 景, 下午看茶道表演并品茗座談。讓大家題字,我寫了 “對 敬亭而神馳,啜綠雪遂心清”十二字對聯。晚宴 后,試 以駢文體寫千字文留念如下:敬亭綠雪記(略)

2003年4月8日 星期二 晴

彥周夫婦在皖聲望卓著,極有威信和人緣,待人周 到熱 情,友梅、泰昌率直寬厚、語言風趣。燕祥與南丁 智慧 謙虛。與他們相處,十分快樂。昨天,彥周對友梅 和我 說:“我們三人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言下頗多 感 慨。后來談起葉楠。葉楠清明那天逝世,大家均唏 噓不 已。“文革”后,我與老葉在上海永福路上影文學 部相 處過很長一段時間,常一同外出吃消夜。以后我到 四 川,他來成都專門來看望。他病中,我寄過祝福 卡。他 比我小六歲,遽而西去,令人傷感。
4月6日游敬亭山,7日離宣城南行到旌德轉往績溪住 績 溪賓館。如今,黃山市轄屯溪、徽州、黃山三區和 歙 縣、休寧、黟縣、祁門四縣及黃山風景區,績溪即 屬徽 州。我們來此后馬不停蹄選擇精華景點游覽。先游 黟縣 城東八公里處的西遞村,這里是個以胡氏家族血緣 為紐 帶的大村落。西遞在徽州府西部,舊時這里設有 “遞鋪 所”(即早期的郵局),故得名。西遞村古時有老 院六 百座,大街兩條,小巷九十九條,十分繁榮,如今 保存 完好的民居還有一百幾十幢,其由古民居形成的街 市規 模建筑群,可算我國明清民居建筑藝術的寶庫,已 被聯 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這村里 漫 游,陌生人很容易迷路,村里的牌坊、樓閣、楹 聯、匾 額、字畫和木雕圖案到處都可供人嘗玩,其中胡姓 宗祠 之廣大森嚴極為罕見。游覽中見到兩種有趣的事, 一是 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大夫第”。這房屋臨街一 面有 個“繡樓”,民俗表演時,繡樓上拋繡球,繡球擲 到的 男士就可成為西遞的女婿。另外,在一座名叫“瑞 玉 庭”的庭院,建于清朝咸豐年間,堂中古聯甚多, 其中 一副對聯為“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 來”。妙 的是十四個字中竟有三個錯字。上聯“辛”字下面 多了 一橫,意指要用更多一些的辛苦去換得快樂;下聯 從 “多”字上面取下一點加在“虧”字上,意指吃小 虧可 占大便宜,但“虧”也只可吃一點,多的虧是不可 吃 的。
在歙縣吃午飯時,縣長倪建勝介紹縣情及景點,如 數家 珍。下午,先游棠樾牌坊群。歙縣“文革”后尚保 存有 八十多座石牌坊。官宦人家鮑氏家族在明清時代就 在村 東首陸續建造了七座牌坊,形成了一個似乎一氣呵 成的 建筑體系。七座大石牌坊巍巍然就象七座大門,連 成一 氣,牌坊上文字均屬標榜“三綱”、“五常”、 “四 維”、“六德”的準則。我見過的牌坊不少,尤其 在山 東曲阜、廣州一帶見得多。但這里牌坊的高大巍 峨,是 第一次見。在牌坊群旁,有一個男祠堂—敦本堂, 是明 朝嘉靖未年尚書鮑象賢與族人所建,到清朝嘉慶初 鮑氏 子孫又重建的。祠堂三進五開間。由于做了小學, 才逃 過“文革”之劫。這比西遞的胡氏家祠小,但有趣 的也 是我游遍許多地方惟一見到過的是這敦本堂旁竟有 一座 女祠—清懿堂。據云是全國唯一的女祠了!建于清 朝嘉 慶初,鮑家為頌揚家族歷代婦女貞、慈、孝、德, 遂建 這女祠作為紀念的。男祠歷來坐北朝南,這女祠則 反 之,是坐南朝北。堂中央供一“懿”字,拆開是 “一 (繁體字是壹)”、“次”、“心”,意指女人應 該 “一次心”忠于男人,這是研究封建時代禮教和宗 法文 化的實物例證。
在歙縣城南,參觀了新安江上游的徽商古埠—漁梁 大 壩。徽州人到江浙一帶及全國各地經商是出名的。 胡雪 巖就是著名的“紅頂商人”,他是績溪人。歙縣人 江 春,業覽揚州,富可敵國。馬克思《資本論》中所 提到 的惟一中國人王茂蔭,就是出身于徽商世家,其本 人也 是一個典型的徽商在京的政治代言人。正由于徽商 雄厚 的經濟基礎,以及賈而好縷、崇文重教的特點,直 接推 動了徽州文化的繁榮發達。漁梁壩東岸是一條著名 的漁 梁大街,據說當年這里店鋪酒肆林立,街道由卵石 鋪 就,形如魚鱗,遂叫魚鱗街。當年徽州商人南下, 都由 此處啟程離開家鄉去創業,由此可坐船到杭州。看 到古 壩,使我想起了成都的都江堰。果然,縣委辦公室 主任 程岳告訴我:“這條大壩,人稱之為‘江南都江 堰’, 建于唐代”。在此看到江水潺潺流逝,令人產生背 井離 鄉之感。據說從前這里有一塊“三戒碑”,上鐫 “重利 忘家者戒、寄信誤人者戒……”等字句,該都是出 去經 商者最忌諱的事吧!?

4月9日 星期三 晴

昨日傍晚到黃山市府所在地,這里過去名為屯溪, 抗戰 時被稱為“小上海”,現在是黃山市的一個區。
晚間,逛“老街”,相當精彩,街全長1300米,路 面一 色是褐色紅麻石鋪成,是國內保存完好的一條具有 宋、 明、清建筑風格的古商業街,布滿各色古玩店、字 畫 店、筆墨硯店、茶葉店、中藥鋪、山貨店、雜貨 店…… 這使我想起成都的琴臺路了。琴臺路建筑比這里高 大華 麗,街道寬暢,但這里小店多,花色品種多,吸引 了無 數游客徘徊購物,顯得擁擠熱鬧,這里不讓車輛通 行干 擾游客,也使人放心游覽。泰昌、慧芬、向陽都忙 于購 買紀念品。彥周和張嘉夫婦及友梅、燕祥同我和起 鳳則 去老街上有名的“萬粹樓”欣賞樓主萬仁輝的初人 徽州 文化博物館。主人高興地泡清茶款待。這里樓上樓 下真 是琳瑯滿目藏寶之地。所藏寶物許多都精美絕倫。 據說 費孝通來此參觀,原定只停留十分鐘,結果參觀了 一百 多分鐘,并有感而發在陶瓷上題寫了“藏寶于民” 四個 大字。這里先后有江澤民等數萬中外游客來參觀 過,我 1999年5月到臺灣曾在臺中市參觀過德化路607號有 名 的洪園紀念文化館。那是家私人博物館,主人洪錫 銘是 位富豪收藏家。一幢八層以上的高層建筑,裝有防 盜設 備、自動電梯。“萬粹樓”不及洪園大,但各有千 秋。 在這“萬粹樓”,可以感受到一種親切的有徽州地 方特 色的沉淀很深的文化震撼。這里的藝術環境和精巧 的構 思,陳設展品的創意,則是洪園所不及的。
今天上午,到屯溪東郊12公里處的浯村新安江南岸 群山 中游“花山迷窟”,知道下午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龍 德孟 等也要來參觀。這里青山綠水,奇峰怪石,景色絕 妙。 “花山謎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位最高、謎 團最 多的古化人工石窟洞,來到這里看過,我真是想象 不出 天下怎么會有這樣罕見的景物和怪事。
溶洞并不罕見,石窟也不少,但“花山謎窟”的神 奇在 于它并非天然生成的溶洞,而是古代人巧奪天工開 鑿成 的怪異石窟古跡。在這一片七平方公里的山間,每 座山 都被鑿空成為一個大石窟,一共36個,如今開發出 的5 個石窟中,最大的面積有12萬平方米,有26根石柱 品形 排列支撐,石窟中出土的有中生代恐龍腳印化石, 有一 億五千萬年前的樹木化石,還有晉代的彩陶、鐵 器、陶 罐、瓷器碎片等。石窟里一無壁畫,二無佛像,也 無文 字記載。奇怪的是安徽包括徽州史志文書記載上從 無關 于這片石窟的任何記載。現在還未探明這些石窟是 否洞 洞相連,還是各成體系,但已發現有的石窟洞口就 在新 安江的水中。這么大的工程,何人何時所鑿?并挖 石窟 幾百萬方石料運往何處了?鑿這么大這么多石窟有 什么 用?“花山謎窟”之謎有幾十個,至今未被解密。 有一 種說法我覺得較為可信:這里是越王勾踐伐吳的秘 密戰 備基地。當初勾踐秘密在此地聚兵操練秘密經營, 正因 需要保密,故不留任何記載及痕跡。但這也只是一 種猜 測而已。隨著全部石窟被清理發掘后,也許會得到 答 案。
能看到“花山謎窟”感到幸運和高興。這真是天下 一大 奇觀。怪不得有人建議要將它稱為“世界第九奇 觀” 了。
我八年前到過安徽,八年來,安徽變化與進步很 大。合 肥等城市均變得漂亮了。旅游事業發展得極快極 好。此 次參加筆會,與老友新朋相聚十分愉快,安徽的魅 力使 我深感不虛此行!中國如此之大,出國游固然不 錯,但 就在國內游也足夠滿足旅游欲了!
下一階段本來約好與海笑同志在南京見面,然后同 到江 蘇南通參加另一個筆會,但有些疲勞,今夜打電話 到南 京及南通婉謝,決定不去了。(四川文學 2003年第 七 期)

關注安徽農墾官方微信平臺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