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字幕免费观看电视剧网,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pacopacomama熟女,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

堅持技術更新,狠抓關鍵措施 實現棉花單產水平新突破

堅持技術更新,狠抓關鍵措施 實現棉花單產水平新突破

發布日期:2003-11-12 瀏覽次數:2719


華陽河農場位于沿江棉區,棉花生產經營在農場經 濟結構中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歷年 來農場十分重視發展棉花生產,棉花產量始終保持 在較高的生產水平上。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 整,對棉花生產農場采取以“穩定面積,主攻單 產,實現節本增效”為主攻方向,圍繞努力提高棉 花單產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攻關,克服了因品 種的局限性以及病蟲草害等方面不利因素。在跨世 紀的新千年里,棉花皮棉單產水平由過去的80~90公 斤,穩定提高到超過100公斤以上(2001年皮棉單產 101公斤,2002年單產107.8公斤)。真正實現了棉 花產量水平的新突破,促使了農場經濟的飛速發 展。
回顧近兩年來棉花生產歷程,在生產管理及技術推 廣應用方面有如下體會:
1、實現品種更新換代是增產的前提
立足于不斷開發新品種,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 潛力,這是我場在農業生產及科研工作上的重點。 歷史事實證明,我場在棉花生產上出現的每一次飛 躍,均于新品種的開發應用有著緊密聯系。尤其是 上個世紀末,因棉鈴蟲危害猖獗,勞動強度大,投 入成本高等原因,使我場棉花生產一度陷入困境, 為此,我場在本地區率先引進了抗蟲棉,在實驗示 范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推廣。至2002年度,新型抗 蟲棉系列品種美抗六號及410B在我場已得到全面普 及,不僅充分發揮了抗蟲作用,而且具有增產潛力 大,品質優良等特點。可以說,抗蟲棉的引進救活 了我場棉花產業,也為我場經濟發展帶來了生機。 目前我場在圍繞抗蟲棉生產上,已經形成了育、 繁、推一條龍服務體系,尤其在育種上,通過系統 選育,已經發掘出了幾個具有更大增產潛力的新品 系。相信將會在經后幾年的棉花生產中發揮出更大 成效。
2、強化技術配套措施是增產的基礎
我場是老棉區,職工植棉經驗較為豐富。但傳統的 栽培管理措施,和延用成舊習慣的操作方式,往往 難以適應新形式發展的要求。為了確保棉花產量水 平能夠持續穩定地增長,近年來我們在栽培管理上 強化了下述幾項工作:
①實施精量播種
大面積的棉花生產離不開機械化耕作手段,而機械 播種由于用種量偏大,投入成本高,而最重要的是 難以確保有足夠的優質種源來滿足大田生產需要。 采取營養缽育苗移栽雖是解決有限種源的一項措 施,但由于移栽勞動量大,不僅加大了生產成本, 而且往往因移栽不及時而延誤了農時,給產量帶來 影響。為此,我們在圍繞精量播種上進行技術攻 關,首先是對播種機械進行技術改造。其次是在如 何做到適宜的用種量上進行大膽探索,通過實驗示 范進行推廣,最終使機械播種量由過去的3~4公斤, 壓縮到現在的1.5公斤左右,既保證了一播全苗,又 節余了生產成本。
在解決機械精量播種技術的同時,我場也對人工精 量點播措施進行了大膽改革和創新。去年由于棉花 播種期間,適逢長期連陰雨,為力爭早播,我們發 動全場職工進行人工搶播。全場人工點播面積18000 畝,占棉花面積三分之一。比較突出的是一場,該 單位去年人工點播面積超過整個面積的60%%以上,由 此爭取了早苗,最終,棉花單產水平也位于我場前 矛。
②提倡合理配方施肥
挖掘棉花增產潛力,重視施肥技術是關鍵。幾年來 我們通過實驗示范,圍繞抗蟲棉品種特性,提出了 “穩氮、增磷、重施鉀、發揮微量元素的增產作 用”的施肥技術措施,在維持氮肥的原有水平 (30~40㎏/畝)基礎上,將鉀肥由過去的每畝用量 10~15㎏,提高到20~25㎏。并結合施用硼肥、鋅肥 或鉬肥,通過肥料的合理搭配,保證了棉花的正常 生長。
除此以外,針對抗蟲棉前期生長緩慢,中后期成鈴 集中的特點,在施肥時機上,重點加強中后期施 肥,把握以“嫩過八月,九月不早衰”為生育指 標,努力爭取中后期成桃,提高產量水平。
如去年的八月份,根據棉花生長偏遲,中期成鈴較 少的現象,我們組織對棉田進行了兩次追肥,一般 畝施用尿素20㎏以上,使去年棉花在產量結構中, 秋桃比重蓋過了伏桃,充分發揮了品種的增產潛 能。
③推廣“兩化”栽培
化學除草是大面積農業生產中緩解勞動力緊張矛盾 的主要途徑。對此,全場上下十分重視,連年來我 們通過對土壤處理及雜草的莖葉處理,及采取定點 噴霧方式基本控制了雜草的危害。值得提出的是化 控問題,近幾年我們在生產應用中越來越普遍,對 化控的重要性的認識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去年,由 于棉花生育期偏遲,長勢偏嫩,且接連補施肥料, 在此情況下,我們于八月上旬至九月份對棉田采取 了連續2~3次的化控,使棉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得 到協調,保持了穩健的長勢。大量事實證明,要獲 取高產,化控技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④堅持不懈地抓好蟲害防治
抗蟲棉的應用普及,基本杜絕了棉鈴蟲的危害,但 過去的一些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如棉花生長 前期以蚜蟲和葉螨為主,中后期主要是甜菜夜蛾和 斜紋夜蛾。為了控制這四大害蟲的危害,我們一方 面繼續抓好預測預報,指導大田進行適期防治,另 一方面積極做好新型藥劑的引進篩選工作,通過大 田示范基礎上進行全面推廣。基本控制了害蟲的為 害。
3、堅定信心,牢固樹立抗災思想是豐收的保證
農業生產形勢的好壞,主要受到兩大因素的制約, 一是市場風險,二是自然風險。二00一年棉花銷售 價格跌入歷史上的最低谷,極大的挫傷了全場職工 植棉積極性。一度出現土地承包落實困難的局面。 二00二年以總場為首的各級領導班子,通過對市場 形勢的調查分析,確立了以繼續穩定棉花生產的戰 略目標,鼓勵全場干部參與種植棉花,發動職工盡 可能多種棉花。通過宣傳發動,以及干部的模范帶 頭作用,使全場職工增強了植棉信心,使棉花面積 的落實得到保證。
作為老棉區,自然風險最主要取決于氣候影響程 度。由于棉花生長期長,所遇到的災害性氣候也較 頻繁,以過去的一年為例,在棉花播種期間,適逢 長期連陰雨天氣,自4月15日至5月10日連續陰雨天 氣長達26天之久,傳統的機械播種方式受到了制 約,我們號召全場職工不等不靠,進行人工點播和 配合育苗移栽,全場人工播種面積18000畝,育苗移 栽面積15900畝,占整個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 從而爭取大部分的早苗,為棉花生長贏得了時機。 同年7月份,又遇到持久的干旱天氣,我們針對旱情 出現早,棉花生長期偏遲這一特點,提出了“積極 主動抓抗旱的要求”,全場組織抗旱機械總動力 2900余千瓦,小型噴灌機366臺,對棉田進行了全面 灌溉,部分條田連續進行了2~3次,確保了棉花在旱 期能夠正常生長。
華陽河農場的植棉史實質上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抗爭 史,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把握自然規律和棉花生長 習性,樹立抗災精神,善于進行因勢利導,奪取豐 收的希望必然能夠實現。
4、幾點建議
①進一步提高植棉科技含量,爭創高產更高產。 通過大田生產實踐證明,棉花的增產潛力還存在一 定的空間,以去年為例,全場畝產籽棉超過350㎏以 上的條田并不少見,甚至有突破400㎏以上的高產 點,這就為我們提出進一步的高產指標帶來了依 據。在下一步植棉工作中,建議重點從以下兩個方 面著手。
一是抓好良種繁育工作,規范種籽營銷渠道。良種 的增產作用是其他任何措施無法取代的。我們必須 加強種籽良繁工作,提高種籽質量、和大田用種代 次,力爭做到一代更新。其次要采取有效手段,規 范種籽供銷渠道,嚴格控制以假弄真,以次充好的 劣質品種用于大田生產。
二是,建立新的高產栽培模式。我們要利用現有的 科技力量,組織進行對高產栽培模式上的技術攻 關,如在栽培技術,植保技術等方面建立高產示范 片,為大田生產提供科技依據。
②培育市場,加快棉花產業化建設步伐。
產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棉花科研生產、加 工,流通和紡織等多個方面。加快發展棉花生產, 使之成為我場的優勢產業,是我們所面臨的首要任 務。縱觀產業市場,既有發展機遇,又存在著激烈 竟爭和挑戰。但歸根結底最終是產品質量和生產能 力方面的競爭。由此,我們一是要加強科技隊伍建 設,加快良種繁育步伐,樹立自己的品牌,二是要 以優良的品質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力爭實現訂單生 產,使產銷有機地結合為一體。三是,加快籌建產 業集團,我場棉產業已具有一定的基礎,利用現有 條件,我們只要在組織建立,發展項目、招商引資 等方面,加快建設步伐,堅信產業的振興指日可 待,企業的發展永無止境。
陳立疇

關注安徽農墾官方微信平臺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