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在流動增值中更金貴
發布日期:2002-11-18 瀏覽次數:3540
李志明官不算大,四川一個縣級市江油的國土資源 局局長,他的名氣在四川乃至北京的國土工作圈內 可不小。人們稱他是盤活土地資產流動增值的高 手,有一雙“慧眼金睛”。一片雜草叢生的荒蕪 地,在別人眼中不屑一顧,在他眼中寸土是金。江 油好多塊荒蕪多年的“死”地,經李志明和江油市 國土資源局運作后都成了寶地,你說神不神?
李志明有什么絕招?我們最近專程拜訪。他一句話 道破玄機:“土地是資源,也是資產和特殊商品, 只要你動腦筋想辦法,讓土地在有償使用中流動, 并在流動中最大幅度增值,荒地空地閑地都能寸土 成金。土地,在流動增值中會變得更金貴。”他給 我們舉了兩個實例:
江油城區內有塊面積100多畝的荒蕪土地,10年無人 問津。李志明出任局長后,親自指揮所屬土地開發 公司投資進行前期開發,整體出讓給一家開發商。 結果,公司獲得了10倍的高額回報,“死”地變成 了寶地。
長城特殊鋼公司擴展新區征的地,有100多畝征而未 用,加之征地中一些遺留問題長期未解決,這片地 誰說起都頭疼又感到無能無力。有不少開發商想來 發展,1800萬元的前期費用和補償費用,讓人望而 卻步。李志明想了一招:先修路后招商。國土資源 局墊資400萬元修了一條長600米、寬36米的長城 路,今后4月竣工。筆直寬闊的新路改善了長城路周 圍片區的投資環境和社區條件,珠海辰豐集團很快 就看好這里,將投資上億元資金開發長城路片區。 又一塊“死”地變成了寶地。
在李志明主持下,江油市國土資源局近5年有一系列 創新之舉。他們在四川省率先制定推行國有土地租 賃制和實施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推行土地規劃許可 證制度,對建設用地實行“兩證一書”審批。同 時,成立了市地產交易所、土地拍賣中心和土地收 購儲備中心,建立起規范的土地有形市場,讓土地 交易“陽光作業”。他們用兩年時間對全市所有工 業企業的土地資產進行合法化和量化、顯化工作, 為一些企事業單位補辦了土地使用手續,摸清了企 業土地資產的家底,此舉受到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 好評。
李志明說,讓土地在流動中增值,要大膽創新實 踐,不能循規蹈矩,觀望不前。江油有不少城市存 量土地,主要是舊的城市建筑占用的土地,李志明 認為這是一筆大財富,要動腦筋做文章。國土資源 局對城市存量土地可以流動的,先量化再公開拍 賣,讓土地最大限度增值。城區花園路一塊三角形 二類地,有3.7畝多,有人打招呼出價66萬元一畝。 李志明讓地產交易所果斷介入,公開拍賣。起拍價 為每畝66.67萬元,結果是以每畝118.67萬元成交, 增值幅度達78%,此舉在四川反響強烈。近5年來, 江油市國土資源局在城市建設中共處置土地資產671 宗,核定政府收益3.79億元。江油市將此收益大部 分返給企業和投資城市建設,加快了城市化進度。
對農村土地,李志明和國土資源局認為,可以大手 筆做文章。青蓮鎮東河、龍鳳鎮順江有兩處河灘荒 地近1500畝,國土資源局自籌資金800多萬元,由土 地整理中心實施開墾方案,土地開發總公司施工建 設。工程完工后新增耕地1200多畝,既新造了耕 地,又加固了河堤。近5年來,江油市國土資源局共 完工土地開發整理工程20多項,新開墾合格耕地 8000多畝,已經國家驗收合格的3000畝,保持了全 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創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 他們為1.6萬戶農村居民建房供地2300多畝,總建筑 面積265萬平方米,拉動農村經濟達6億元。
土地資產盤活了,江油市國土資源局的工作局面也 滿盤皆活。近5年來,這個局獲得國家、省、市的各 種獎勵達106項。去年該局榮獲全國土地利用規劃優 秀成果一等獎,今年又被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授予 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面對成績和 榮譽,李志明說:“我們不滿足也不會止步。我們 要做的事還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