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墾工作會議交流材料之一:試行“先交錢、后種田”的做法及體會
發布日期:2002-12-05 瀏覽次數:4073

(二○○二年十二月一日)
1997年總公司在推行“五項改革”時明確提出,農 業要 實行“兩自理、四到戶”即“生活、生產費用自 理、土 地承包到戶、核算到戶、風險到戶、盈虧到戶。” 正陽 關農場正是憑借“兩自理、四到戶”改革才徹底擺 脫農 業的被動局面,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實踐充分證 明 “兩自理、四到戶”改革是解決農墾農業長期低效 益的 必由之路。我場在全面推行“兩自理、四到戶”的 基礎 上,今年又嘗試租賃經營,邁出了全面“先交錢、 后種 地”的第一步。現就我場的做法和體會做一介紹:
一、認識到位是改革實施的前提
正陽關農場現有5個農業分場、一個試驗站(含果 園200 畝)共有耕地16000畝,在職農業工人468人,另有 一 個水產公司有魚塘400畝,從業人員41人。正陽關 農場 歷屆領導在狠抓肉雞產業化的同時,始終不忘抓農 業生 產。不僅因為農業依然是農場重要的基礎性產業, 關系 到農場的穩定,而且還關系到肉雞產業化能否健 康、快 速地發展。但由于長期以來農場農業經濟實行的是 統一 經營的管理體制,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相互獨立,農 場僅 只將農業的部分生產環節和日常田間管理交給了家 庭農 場,實際仍由農場在實施組織生產和經營,比如預 借生 活費、墊支生產資料等等。增加了農場的整體管理 成 本,雖收取了一部分風險抵押金和自理費,但還是 沒有 徹底解決農業生產風險和經營成本風險的問題。由 于 2000年以前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加之農業體制不 順, 機制不活,家庭農場利益與風險關系不明確,農業 職工 的生產積極性不高,截止2000年底職工虧損掛帳率 達 98%以上。造成農業職工的情緒十分低落,種田的 積極 性一落千丈。在2000年底新一輪土地承包開始時, 由于 遭受到連陰雨的襲擊,盡管降低了承包費用,但部 分職 工認為承包土地沒希望,其中有68人自愿與農場解 除了 勞動關系,有102人與農場簽定了協議保留勞動關 系合 同,拋荒耕地2605畝,農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 難,面 對這種局面場黨委一班人在積極制定政策,采取新 的經 營方式的同時,2001年4月13日丁總、李總和陸組 長及 總公司有關處室的領導來場現場辦公,通過調研和 現場 辦公,集團公司領導針對當前正陽關農場在農業方 面改 革不到位的現狀,明確指出:正陽關農場農業的根 本出 路在于實行“兩自理、四到戶”,要求我們務必全 面落 實集團公司農業體制改革精神。集團公司領導的準 確決 策和嚴格的要求給了我們極大的壓力,針對集團公 司公 司領導的指示精神,我們班子反復研究落實辦法, 決定 變壓力為動力,借集團公司辦公會的東風,多層 次、全 方位、大力宣傳“兩自理、四到戶”的好處,全力 以 赴、一鼓作氣,到當年4月底農業的“兩自理、四 到 戶”全部到位。徹底結束了墊、掛、再墊、再掛的 惡性 循環局面。使農業職工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二、措施得力是改革順利實施的關鍵
當時午收夏種即將開始,由于2000年秋種時,持續 陰雨 的影響,當時有7800畝小麥沒有種上造成午季絕 收,絕 收的小麥田又全部是需要較大投入的水稻田,毫無 疑 問,這時是推行“兩自理、四到戶”最困難的時 期。為 了強力推行改革,我們制定了《關于農業體制改革 的補 充規定》進一步規范“兩自理、四到戶”的操作辦 法, 進行全面的再宣傳、再發動。農場召開了全場干部 “兩 自理、四到戶”改革動員大會,各分場也分別召開 職工 代表會議、黨員會議及群眾大會。充分宣傳、講清 改制 的意義。并充分估計到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 題,采 取了由場結算中心給困難職工每畝貸款30元插秧費 的臨 時措施。果斷從2000年5月1日起停借職工生活費, 取消 農資、農機作業費等內部轉帳結算。開始真正的 “兩自 理、四到戶”。與此同時水產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地 進 行,在充分座談的基礎上,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 下的 辦法,形成《正陽關農場水產體制改革實施細則》 經職 代會通過交付實施,取消生活費、生產資料墊支、 實行 租賃經營。2001年當年即取消墊支農業職工生活費 40萬 元,家庭農場籌集生產資金180多萬元,減少農機 配件 購置費52萬元。水產清理回收商品魚13萬斤,收取 魚塘 租賃費13萬元,與2000年相比,減少生產資料投資 98 萬元。 2001年秋種起全部實行了自理,農業生產 各項 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成績,農業職均收入又一次升到 7000 元,今年達8343元,改革兩年來無一人拖欠上交指 標, 而且還收回歷年承包掛帳200多萬元。已有32%職 工還 清欠款,水產經營形勢也明顯好轉。
三、成效顯著是改革鞏固發展的保證
2001年5月開始全面實施的“兩自理、四到戶”雖 然只 是部分“先交錢、后種田”,但是卻極大地解放了 生產 力,是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次變革,出現 了驚 人的變化,解決了農業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而午 秋兩 季除場要求種子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外,其它上交 指標 實現了由交實物向全部交貨幣的過渡。
1、突出了家庭農場的市場主體地位,家庭農場按 照農 場的統一布局要求,自主選擇農資、機械、自主生 產經 營,實現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有機結合,調動了 生產 經營的積極性。
2、減輕了職工負擔,實現了職工增收、農場增效 的目 的。結合農業體制改革,農場對農業單位進行了合 并, 撤消建制單位兩個,將耕地面積較小的六分場和四 隊分 別與一分場、五分場合并。全場共精減非生產人員 32 人,精減率58.2%。僅此一項就減輕職工負擔近30 萬 元,分場級管理費也有節余。
3、理順了分配關系。農業體制改革后職工在“交 足國 家、集體的,剩余都是自己的”這一分配原則指導 下, 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積極交 售完 各種應交任務糧后,余糧部分自主銷售,分配關系 明 確。
4、場務公開,實現了管理民主。讓職工參與管 理,不 僅給職工一個明白,而且也還干部一個清白,拉近 了干 群距離。午秋二季產品上交前,農業公司都組織各 農業 分場提前將家庭農場應上交的錢和糧數字張榜公 布,接 受監督。遇到職工切身利益所必須的開支,堅持交 給民 主理財小組一事一議討論決定。因此,兩年來沒有 一名 職工對上交任務提出疑問。職工放心了,干部舒心 了。
5、工作作風實現了轉變。實施“兩自理、四到 戶”以 后農場及時轉變工作職能,變指令性為指導性,變 主導 型為服務型,真正做到了指導不指揮,管理者的領 導方 法和領導方式得到了轉變。
6、降低了生產風險,壯大了經濟實力。“兩自 理、四 到戶”的農業體制改革,改變了過去由農場組織實 施生 產,墊支生活費和生產資料,全額承擔經營風險的 管理 體制。化小了風險承擔單位,保證各項指標按時按 量上 交,壯大了農場經濟實力。
7、科技種田意識加強了。土地承包到戶后,家庭 農場 的主體地位突出了,自主性增強了,對科技的需求 意識 增強了,他們積極參加場里舉辦的常規技術培訓, 有的 職工自費到外地學習農業生產的新技術,他們在生 產的 各個環節大膽創新,科技種田水平明顯提高。
8、緩解了農場資金壓力,有力支援了肉雞產業化 建 設。農業“兩自理、四到戶”以后,農場每年減少 生產 費用墊支540萬元,節省職工生活費墊支98萬元, 讓有 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有力地促進了肉雞產業化快 速發 展。
四、租賃經營是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兩自理、四到戶”使我場農業面貌發生了翻天覆 地的 變化,農業職工職均收入連年攀升,原本協議保留 勞動 關系的職工有96名又重新回到了農業承包崗位。肉 雞公 司、水產公司和工貿公司等非農單位有27名職工也 紛紛 要求轉崗到農業單位承包了土地,昔日的拋荒地成 了今 日的香餑餑。但是“兩自理、四到戶”只是部分 “先交 錢、后種田”,租賃經營才應是完全意義的“先交 錢、 后種田”。在去年招標1320畝地的基礎上,今年秋 種前 我們對全場2002年午季回收的家庭農場自營經濟田 和流 轉土地共1695畝,面向全場公開進行了招租。在招 租 前,場農業公司制定了《土地招標辦法》,規定一 律采 取公開招標辦法,合同一定三年不變,嚴禁暗箱操 作。 現招標的地,第一年每畝預先交30%的租金,以后 逐年 遞增,直到全部交齊租金為止,在同等條件本單位 職工 優先。并提前公布招標時間和招標標的。招標時職 工競 標十分踴躍,平均每畝比競標指標增加糧食51.86 斤, 折款26.78元,出現了職工爭搶種地的局面。全場 共出 現百畝以上的種田大戶19戶。通過公開租賃土地, 初步 達到了農場增收,地權流轉,“先交錢、后種田” 的目 的,其意義非同一般。
1、就業觀念得到增強。由于引入了競爭機制,現 在職 工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轉變,原來一部分職工認為 種地 沒出息、沒奔頭,在農業崗位上好像低人一等,而 通過 實踐證明,農工普遍認為“只有多包地,才能多得 利, 種地也能發家致富”,而不是過去的種地虧本,不 掙錢 的舊觀念。
2、找到了農業職工致富的路子。凡租賃經營的職 工, 單位產出率較高,效益十分明顯,年收入均在2萬 元以 上。農場租賃土地的收益也較職工承包土地增加 11%, 而且還不包括職工上交中所包含的社保金部分。通 過租 賃經營,培植了種田大戶,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多數 人種 少數田,少數人種多數田的問題。實現土地的有 效、有 序的流轉,通過流轉實現雙贏。
3、降低了農場經營風險。收取土地押金在一定程 度上 降低了農場的經營風險,實現農場由生產經營型向 資產 經營型轉變。
4、把管理人員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通過 “兩自 理、四到戶”的推進,管理者不在象過去事無巨 細,現 在的管理者有時間進行研究市場,引進技術、加強 培 訓、提供信息、強化服務,指導性更強,效果更明 顯, 干群關系更加融洽。
5、有利于科技推廣應用。種田大戶都十分注重科 技的 投入,加快了科技推廣,促進向生產力的轉化,他 們大 膽引進優質良種,并與良法配套,不斷提高生產水 平。 凡是種田大戶都與種子公司簽訂了預約良繁合同, 發揮 自身優勢,創造更好的效益,推動了農場種子產業 化進 程。今年秋季有一名租賃承包的職工積極擴大優質 粳稻 新品種綠粳優18的播種面積,畝利潤高于常規品種 120 元。另一名租賃承包職工應用水稻旱育秧技術,大 大降 低了生產成本。今年秋收時又有2名租賃承包人員 早早 地引進了200畝大豆新品種為明年夏種做好了準 備。
總之,我們認為,租賃經營,全面“先交錢、后種 田”,將是農墾農業發展的方向之一。目前,我場 地權 流轉租賃經營還剛剛開始,還要不斷地進行探索, 因此 我們將在“兩自理、四到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 租賃 經營方式。對今后職工退休和轉崗退出來的土地一 律采 取招標租賃的辦法,不斷擴大租賃經營規模。對租 賃經 營的應盡快實現先交齊租賃費,后種田的目標,并 在逐 年收回往年承包掛帳的基礎上,適時強力推出職工 承包 田的“先交錢、后種田”的措施,進一步深化完善 “兩 自理、四到戶”這一重大的農業改革,農業改革必 將結 出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