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開發關鍵技術解決農產品衛生安全問題
發布日(ri)期:2002-09-09 瀏覽次數:4499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曹坳程介紹,中國是農藥、獸 藥、化肥等的生產和使用大國,許多農藥具有高毒性和 高污染性。長期以來由于大量和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 嚴重的農產品污染,以及對環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農業部環境監測系統近年來對中國24個省市的調查發 現,全國每年生產的糧、果、菜、肉、蛋、奶等農畜產 品中,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的產品占受監測產品總量的1 8.5%,經濟發達地區是農業環境惡化與農產品污染 主要地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指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 最受影響的行業就是農業,而農業國際競爭力不足的最 主要表現就是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從今年起,層出 不窮的貿易技術壁壘已導致中國肉雞、蜂蜜、蔬菜等產 品的出口明顯受挫。+ 他認為,農產品科技含量低是根本問題。農產品生產經 營者仍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質量不高,標準不嚴,對 農產品的衛生、安全意識也不強。
翟虎渠說,為提高農產品的生產科技水平,農業科技界 今后將力求在一些關鍵性技術方面取得突破,例如化肥 農藥高效利用技術、病蟲草害生物防治與無毒農藥防治 技術、環保型高效規模化養殖技術等。
與此同時,中國將加快建立先進的國家農業技術標準體 系,提供灌溉、施肥、用藥、制種、加工等環節的標準 化技術,研制與開發快速、簡便、實用、高效的檢測檢 驗設備和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 農業部農產品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曹仁林則建 議,今后要積極研究開發安全高效、環境相容性好的綠 色農藥新品種,建立各地農產品安全評價中心,有效控 制農藥污染環境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 上一篇:安徽農墾集團:秋冬主要農產品市場分析與展望
- 下一篇:抓好農民增收的八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