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湖畔綠意濃——大壙圩農場造林綠化成績斐然
發布日期:2005-07-07 瀏覽次數:2109
鳥瞰皖東高郵湖西岸,只見田成方,林成行,綠意
濃郁,生機盎然,這就是安徽農墾大壙圩農場。該
場擁有土地 1610.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648.9萬平
方米。“九五”期間農場順利通過安徽省綠化達標
驗收,并被評為“安徽省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和
“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進入 “十
五”,農場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在追求造
林綠化生態、社會效益的同時,突出林業的經濟效
益,目前場內公路總長度為24.22公里,適宜綠化長
度23.62公里,已完成綠化23.62公里;干支渠道總
長度為57.62公里,適宜綠化長度56.38公里,已完
成綠化56.38公里;村莊營區堅持喬、灌、花、草等
植物合理配置,綠化覆蓋率為95.21%;農田防護林
網建設中宜建林網面積1.25萬畝,已建林網面積
1.23萬畝,占宜建林網面積的98.4%。除原先種植
的水(池)杉外,“十五”期間農場造林主要品種
為72楊、351、107等速生楊樹。“十五”末,農場
綠化覆蓋率達到40.3%,比“九五”末提高了
16.3%。大壙圩農場在造林綠化工作中之所以能取
得如此成就,究其原因:+一、統一認識,加強領
導 近年來,大壙圩農場十分重視造林綠化工作,
一方面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林業二次創業”精
神,積極投身“綠化安徽”的實踐中去,另一方面
把綠化造林作為構筑“綠色銀行”,實現“企業增
效,職工增收”的重要抓手。為使造林綠化工作落
到實處,場里成立了由場長任主任的綠化工作委員
會,下設林路站,負責農場造林綠化具體工作。各
單位也相應成立了綠化工作領導小組,單位主要領
導為第一責任人,負責造林綠化工作的具體實施,
每個單位都配有2-3名思想素質較高,有吃苦精神的
同志組成護林小組,負責對林木的日常管護。全場
上下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綠化工作
新格局。+二、全面規劃,分期實施 在“十五”
規劃伊始,農場就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詳細的綠化
造林五年總體規劃,并把具體任務指標按年度分解
落實到農場各單位。每年初,農場都要以文件的形
式下達年度造林計劃,對栽植樹種及數量、栽植地
點及時間、栽植要求都作出明確規定,做到合理布
局,并組織專人檢查具體落實情況,年終農場將各
單位新栽樹木成活率的高低、已栽樹木維護的好壞
納入單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百分考核內容,
與領導班子年終獎懲掛鉤,落實綠化造林目標管理
責任制。+三、廣泛發動,全民參與 農場通過廣
播站、櫥窗專欄和場辦小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全國
人大《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決議》和《安
徽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使全場職工認識到,植
樹造林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對
于從根本上整治國土,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
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每年植樹節期間,農場
都要開展一次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要求每個職工義
務植樹10株,并且保證成活,苗木由農場免費提
供。農場建立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將每個職工義
務植樹情況登記在冊。目前,農場職工義務植樹總
數已達39.04萬棵,盡責率達到99.5%以上。+ 四、
因地制宜,擴展林地 針對農場土地集中連片、溝
渠、路配套、閑散土地不多的實際,農場把造林用
地的著眼點放在“四旁”(路旁、溝旁、田旁、宅
旁)地的開發利用上,充分發揮四旁失荒地的作
用,使“荒地”通過綠化造林也能為農場發揮效
益。同時結合農場宅基地發證,重點對“營區”及
“園地”也加強了利用,做到宜林則林,宜花則
花,宜草則草,發揮每一寸土地的作用。目前農場
已基本實現溝渠路林網化、營區綠化、美化、亮
化、香化,基本消除了綠化死角。+ 五、明確責
任,栽管結合為了鞏固造林綠化成果,農場制定了
《關于加強農場綠化及林木管理的意見》,具體規
定了農場林木管理辦法,對農場溝渠路旁等公有地
塊所栽樹木,明確產權歸屬,落實管護責任制,林
木管護者按30%-50%分成比例受益。對家前屋后和
菜園地所栽樹木,農場免費提供苗木,實行誰栽誰
管誰受益。農場還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對責任制
不落實、管理不到位、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的,除補
栽樹木外,還要處以罰款或扣減相應分成比例。農
場還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綠化林木檔案,劃定林木管
理責任區,從而較好地杜絕了損木毀林和偷伐林木
的不良現象。+綠化造林給大壙圩農場帶來了明顯的
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農田林網化建
設的加強,較好地改變了農場的生態環境,調節了
農田小氣候,增強了抗御臺風等自然災害的能力,
進一步促進了糧食單產的提高。溝渠綠化標準的提
高,減少了水土流失,有效地保護了農場的水利設
施。同時,農場通過依法向地方林業部門申請采伐
部分成材林木,加快樹木更新,共獲得收入50多萬
元,農場“綠色銀行”初見效益。下一步,農場將
進一步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動員廣大職工更加
廣泛地投身于植樹造林的偉大事業中,為促進國土
綠化和生態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作出新的更大的貢
獻。(楊朝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