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建造飛機場
發布日期:2004-04-07 瀏覽次數:2774
農場建機場,這在農墾可算得上是一件新鮮事,用 場長李家堂的話說:飛機場的建造是農場落實中央 1 號文件的第一件實事。
龍亢農場是一個擁有3萬畝耕地的一類企業。建場 40 多年來,這個農場一直致力于發展糧食生產,八十 年代初,由于農業技術應用不夠廣泛,小麥產量一 直徘徊在280斤左右。1984年,農場及時采納農業 科 技人員的建議,對小麥實施飛防作業,使得農場的 糧食產量逐年提高。飛防作業與人工下地噴灑農藥 相比不僅具有施肥用藥均勻、不損壞農作物、每畝 節約成本20元等優點,而且每年還為農場增收小麥 120多萬公斤。但由于受天氣的影響,農場原有的 土 制小機場一遇到陰雨天氣,飛機就無法起降,不能 正常作業,采取人工防治就會錯過病蟲害防治的最 佳時機。2003年4月,由于連續陰雨,農場租用來 的 飛機不能作業,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農作物的產 量和品質都受到很大的影響,使得農場小麥單產減 少30—40公斤,直接損失近百萬元。今年3月初, 龍 亢農場一班人在認真學習中央1號文件后,堅定了 發 展糧食生產的信心,毅然決定拿出100萬元用于飛 機 場的建設,經過工人師傅們20多天的緊張忙碌,一 個長500米、寬30米,可供中小型飛機起降的全天 候 標準飛機場在飛防作業前夕建成。看到飛機場的建 成,許多種糧大戶高興的說:有了飛機場,種糧有 保障,產量年年長,生活奔小康。
安徽省龍亢農場黨群工作部 邵乃昌 (23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