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果園場實施“救場工程”
發布日期:2003-10-14 瀏覽次數:2386
近幾年來,由于水果市場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加之市 場競爭激烈,過去曾一度輝煌的碭山酥梨,現在已不是 市場的“寵兒”, “賣果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且 價格逐年下滑,職工收入大幅下降,投入嚴重不足,致 使我場水果生產走入惡性循環怪圈。
今年,碭山地區遭遇了自1963年以來降雨持續時間最 長、雨量最大的一年,使我場生產形勢雪上加霜,銷售 更加困難,場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今年是危機感最重 最大的一年,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果園場將無法生存。 為使我場從根本上擺脫當前所處的困境,決定在全場范 圍內實施以果園生草和產品結構調整為主要內容的“救 場工程”,并場成立了以場長為組長的救場工程工作領 導小組。 品種結構調整工作,包括樹種的調整和品種的調整,樹 種以梨樹、桃樹、葡萄三大樹種為主。品種要早、中、 晚合理搭配,鮮食、加工、貯藏兼顧。用2至3年的時 間,調整到位。
果園生草工作,在全場范圍內凡有種植空間的果園都要 種草。用2至3年的時間完成,2003年在一、二分場進行 試點,繁育種子,2004年在全場鋪開,2005年全部完 成。
(碭山果園場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