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墾小麥種子生產情況
發布日期:2003-06-16 瀏覽次數:3056
一、 小麥種子生產有了較大的提高農墾各場繼 續貫徹“由商品糧生產向商品種子生產轉變”的發 展方針,“圍繞種子抓農業、抓好種子促農業”意 識得到了加強,種子生產面積進一步擴大,原良種 生產質量普遍提高。今年沿淮農場小麥種植面積為 23萬畝,其中種子生產面積為18萬畝 ,占小麥生產 面積的76.9%%。其中夾溝、大壙圩、龍亢、方邱 湖、 壽西湖、潘村湖、正陽關、阜蒙等農場種子生產面 積占小麥種植總面積的80%%以上。據田間調查,原 良 種純度普遍較往年提高,原種生產的比重也普遍高 于往年。
二、災情較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減產今年小 麥受災較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減產。從2月中旬一 直到5月中旬持續陰雨、寡照、氣溫偏低,嚴重影響 了小麥的生長發育。小麥生長前期遇到低溫凍害, 對江淮地區各場的半冬偏春,尤其是春性小麥的凍 害比較嚴重;在小麥拔節、孕穗、抽穗、揚花灌漿 等生長發育期,由于田間濕度大、土壤水份飽和, 出現水漬危害,土壤中空氣不足,造成小麥爛根, 同時引起小麥病害的普遍發生,部分場由于防治時 間不及時、防治措施不到位,病情指數較高,但大 多數農場及時采取了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的控 制。總體而言,今年江淮各場在凍害、病害等各種 綜合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因場與場地理位置不同、 種植的品種不同、茬口之間的不同、防治措施上的 不同導致小麥受災減產幅度的不同。通過初步調 查:今年小麥種子減產總體在10%%以上,部分農場 達 到30— 40%%,個別農場控制在10%%以下。另外今年 部 分場小麥種子的商品性相對較差,主要表現為:成 穗粒少、千粒重低、籽粒不飽滿、籽粒大小不均 勻、籽粒夾帶病菌等。
三、 主栽品種與市場需求較為吻合按照我站秋 種提出的“穩定抓好主栽品種,積極貯備有潛力的 優勢品種”的種源建設指導意見,總體而言各場品 種布局較為合理,從而提高了“皖墾”種子在市場 的競爭力和占有率。目前種子市場較為看好的品種 基本為農墾系統主栽品種,主栽品種生產面積占系 統內種子生產面積68.3%%,主要為:豫麥18、皖麥 19、鄭9023、煙農19、豫70、揚麥158等品種分別占 種子生產面積的20.56%%、17.28%%、15.28%%、 9.22%%、5.97%%。農墾主栽品種主體較為突出,同 時 也貯備了一定面積的一些綜合性狀比較好、有望在 今明兩年通過區試審定的品種。尤其是在今年除了 大旱及干熱風沒有經歷的情況下,小麥可能遇到的 各種情況在今年都遇上了,應該說是對小麥品種的 一次綜合檢驗。就綜合抗性及穩產豐產性而言:較 好的新品種有煙農19、淮麥20、矮早4110、揚輻麥2 號等。煙農19,為半冬性優質強筋小麥品種,豐產 性、綜合抗性較好,在山東已通過審定,目前萬源 公司已協助夾溝農場向省農委申請辦理認定,可望 今年進行合法生產銷售;淮麥 20,綜合性狀好,抗 病性突出、成穗率高,有望今年通過審定;矮早 4110,單株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株型緊湊、抗病 性強、成熟落黃好、穩產性好,有望替代矮早781。 揚輻麥2 號,紅麥品種,株高適中、成穗多、大 穗、高產,在潘村湖農場和馬廠湖農場有小面積種 植,綜合性狀較好。
四、種業意識進一步增強
1、職工家庭農場種子生產積極性得到提高,為 進一步完善訂單農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壽西湖等 農場長期通過宣傳讓利等措施,積極引導家庭農場 職工進行規模化種子生產,取得較好的成效。壽西 湖農場種子糧加價平均為3—5分/斤,有的品種加價 10分/斤,對三圃田種子收購價格提高到商品糧價格 的4倍,家庭農場已經意識到種業是農業發展的一個 新的增長點。
2、科技力量得到加強,“三圃”面積快速擴 大。在農場領導的重視下,農場對農科所科技人員 配置更趨合理,如東風湖農場今年對農科所配備專 職科技人員,并提供了200畝的試驗田,較好地完成 了新品種的引進和試驗示范工作;農場加強了對科 技人員的激勵機制,對種植三圃田、原種田、稀播 田等家庭職工給予一定政策上獎勵,提高了職工的 積極性,同時也較好地完成了種子提純復壯和選育 推廣工作。壽西湖農場“三圃田”面積已發展到200 余畝,在農墾系統規模最大。
五、市場動向由于今年特殊的年份,市場供種 量相對減少,需種量可能有較大的增加,“皖墾” 種業面臨機遇和挑戰。
1、從品種權保護的角度來看,各較大的種子 公司正選擇市場看好品種,正逐步走買斷品種的路 子,“豐樂公司”享有對皖麥44、皖麥 41、皖麥 48、皖麥49等品種保護權,“隆平高科”正欲購買 淮麥20等優勢品種,農場有可能逐步成為大公司的 種子基地;
2、今年種子市場看好,各縣市種子公司正欲利 用我方的優質種源上自己的包裝, “皖墾”品牌的 包裝率和市場占有率逐步下降。
3、部分農場小麥病害嚴重,小籽粒和病籽粒較 多,加工成本會有較大增加。
六、有關意見
1、 備足備好種源。今年當地農村小麥生產災 情相對較重,自留種比重下降,商品種子市場擴 大,建議各場將符合標準的種子要全部收貯到位, 特別要做好防止混雜、安全貯存,加強檢測等工 作,在播種全面結束前,原則上不準轉商處理,以 滿足市場的需要。
2、 合理品種布局。按照“高產、優質、高 抗、適應種子市場需求”的品種選擇原則,今年秋 種應穩定現有栽培品種面積,如皖麥19、豫麥18、 揚麥158等;下決心凋減沒有審定,無市場前景的品 種,如陜354等;積極貯備有潛力的品種,如煙農 19,應在淮北農場積極擴大生產,沿淮肥力條件較 好的農場也應積極試種,作為高產搭配品種。沿淮 農場在穩定現有主栽品種的同時,積極引種、擴大 揚麥系列新品種,如揚輻麥2號、揚麥13等。
3、 良種良法配套。隨著農場農業經營管理體 制的改革調整,建議有關農場今年秋種一定要認真 做好“免耕、旋耕、深松”等措施配套,真正達到 深耕細作,科學合理;落實測土配方平衡施肥、秸 稈還田、培養地力、病蟲害測報防治等基礎工作。 同時抓好相關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以確保作物生 產豐產穩產。 +安徽省農墾種子管理站 +二00三年 六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