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在肥召開
發布日期:2003-04-21 瀏覽次數:3226
省委書記王太華就深化對新時期“三農”工作認 識,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農村工作全局,加強 和改進對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快推進農村 小康建設作了重要講話。省長王金山就當前和今后 一個時期的農村小康建設及今年的重點工作作了部 署。省委副書記王昭耀,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岳 忠、張春生,省政府副省長趙樹叢,省政協副主席 趙培根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 宏偉目標,必須正確認識和判斷小康建設的基本形 勢,找準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我省是農業大 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 “三農”問題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農業進 入新階段以來,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 導下,圍繞農民增收這個核心,大力推進農業和農 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 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并出現了一些新的積極 的變化。農業生產目標從追求數量增長向追求質量 和效益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從主要依靠增產提價向 多種經營、非農產業轉變,農村經濟結構從適應性 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農民生活水平從解決溫飽 向基本實現小康轉變。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與 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與先進地區相比,我省農村小 康建設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問題相當突出。 在差距背后,還隱藏著農業市場化程度低,競爭不 強;農村非農化進程不快,城鎮化滯后;農民收入 水平低,增長乏力等深層次矛盾。對此,必須給予 高度重視,以新的視角、新的方法,努力在實踐中 加以破解。
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深化對“三農” 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必須時刻牢記“三農”問題始 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問題,更加自覺地把農 業、農村和農民工作擺到突出的位置。必須充分認 識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 要求,自覺地把建設小康社會的工作重點放在農 村。必須樹立全面、正確的發展觀,防止和克服各 種輕視“三農”問題的錯誤傾向。要深刻認識到, 盡管加快發展要以推進工業化為核心,但農業在國 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也不能動搖;盡管 農業的比重在縮小,但農村人口占大多數的現狀在 很長時間內不會改變,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 入、改善農民生活的重要任務不會變;盡管城市經 濟優勢加強、比重加大、地位上升,但離開了農 村,城市發展就難以獲得強有力的市場依托,國民 經濟就難以進入良性循環。我們要以政治眼光、全 局眼光、長遠眼光、辯證眼光來看待“三農”問 題,看待城鄉關系,更加重視廣大農民的利益,更 加重視統籌城鄉發展,更加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 工作。
會議指出,我省農村小康建設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 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農村全面小康為 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圍繞農業和農村經 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加快農業市場化、農民 組織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著力抓好農業支持保護 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農 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競爭 力,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框架,努力把我省建 成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供應基地,實現 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跨越。為此,當前和今后一 個時期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加速農業和農村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以工業的理念抓農業, 讓農民從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中增收。二是以農業 產業化推動農村工業化,讓農民從發展農村二、三 產業中增收。三是努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讓 農民從分享農產品加工、銷售利潤中增收。四是加 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實施好“食品放心工 程”。五是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 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切實抓好勞務輸出工作。 六是加大退耕還林和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力度,確保 國家下達給我省任務如期完成。
第二,以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為根本,落實黨在農 村的各項政策,深化農村改革。一要穩定和完善落 實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充分尊重農民的市場主體地 位,落實好土地政策和土地承包法,賦予農民長期 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 原則,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 營。二是要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全面抓好各 項政策的規范和制度建設,進一步深化和完善鄉鎮 機構改革,切實轉變職能,搞好人員分流。三要加 快培育農村市場體系。積極穩妥地推進糧食購銷體 制改革,繼續抓好糧食補貼方式的改革。加強農村 信息網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流通 方式和以農民為主體的營銷隊伍。逐步建立適應農 村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四 要切實加大對農業支持保護的力度。
要研究具體政策措施,抓好落實。
第三,以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重點,推動農村基層 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健全以村黨 組織為領導核心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做到 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進一 步搞好以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村務公開和鄉鎮政 務公開。廣泛開展民主、道德、法制的宣傳教育, 普及法律知識,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制素質和依 法辦事能力,不斷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使他們懂 法、守法,善于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正 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調節各種利益關系,增 進農村安定團結。
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 定。
第四,以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為目標,切實加強農村 精神文明建設,要在廣大農村廣泛傳播先進思想、 先進文化和先進適用技術,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 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農民教育培訓,著力 改善農民的精神生活。
繼續搞好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大 對農村社會事業投入的力度,逐步縮小城鄉社會事 業發展的差距。
會議強調,做好“三農”工作,關鍵在黨。全省各 地黨委、政府和各個部門必須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 央的精神上來,切實把“三農”工作擺上重中之重 的位置,加大城鄉統籌力度,齊抓共管,形成合 力,確保中央和我省的各項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 處。要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各級干部特別是廣大 農村干部要牢記黨的宗旨,堅持“兩個務必”,實 踐“三個代表”,帶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專心 研究新情況,一心一意抓實事。要強化基層,夯實 基礎。繼續鞏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成 果,不斷深化“三級聯創”活動,選好、配強基層 黨政領導班子,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各地、各部門 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這次全省農 村工作會議精神,開拓進取,真抓實干,不斷開創 我省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為加快發展、富民強 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省委副書記王昭耀、省政府副省長趙樹叢分別主持 了會議。
宣城市、蚌埠市和長豐、和縣在大會上先后作了發 言。各市黨委或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主管農業、農 村工作的副書記、副市長,市農委主任,省直有關 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