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入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的標志是什么?
發布日期:2002-11-12 瀏覽次數:3938
按《全國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指標測
算,到1999年我國總體已走完溫飽階段94.6%的路
程,2001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0美元,預
計到今年底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1000美
元,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萬億人民幣大關,我國
進入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統計局會同國家
計委和農業部共同制定出了《全國人民小康生活水
平的基本標準》、《全國農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
標準》和《全國城鎮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三
套小康標準。此后,這些標準成為衡量全國人民跨
入小康的基本條件。從標準規定的五個方面看,我
國當前經濟水平和精神生活已達到小康標準,物質
生活、人口素質和生活環境實現程度分別為
94.6%、88.4%和91.5%。具體體現為:城鄉居民
的收入日益提高。2001年,我國城鎮居民的年人均
可支配收入已近7000元,農村居民的年人均純收入
也已經接近2500元。今年上半年農民從非農產業中
得到的現金收入平穩增長,人均566元,比上年同期
增加28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十幾年前,一家三
代擠在一間房子里并不罕見,如今,城鎮人均住宅
建筑面積超過10平方米,農村達到25平方米。+
從1998年開始,我國個人購車已占銷售量的50%以
上。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擁有轎車達100多輛;假日
旅游也正成為中國人新的消費熱點。2001年我國國
內旅游人數達到了7.8億人次。上世紀90年代初,中
國公民出境人數只有300萬人次,到2001年,已經達
到1213萬人次。+
通信業發展異常迅猛。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固定電
話用戶數已突破2億戶,手機的用戶數也超過1.8億
戶,均居世界首位。我國網民人數超過6000萬戶,
名列世界第二。+
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到1999年底,全國已有一半
以上的縣市區達到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
全國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小學和初中升學率
分別為94.4%和50%。1999年底成人識字率達
87.6%,超過85%的小康標準值。到2000年底,我
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重為4.7%。+
文化事業不斷發展。1999年我國文化事業又有了新
的發展,文化館達2899個,公共圖書館為2769個,
博物館為1371個。1999年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
90.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1.6%。+
衛生保健條件逐步改善。1999年全國每萬人擁有病
床數25.49張,每萬人擁有衛生機構數2.55個。國民
平均壽命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從1990年的第四
次全國人口普查至2000年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
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十年提高2.85歲,比世界平
均水平高5歲,比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高7歲。+
環境生態保護有所改善。1999年全國自然保護區總
數由1995年的793個擴大到1146個;全國自然保護區
面積也由1995年的7172萬公頃發展到8815.2萬公
頃;全國生態示范區數達151個,全國生態示范區面
積達3330.9萬公頃。可喜的是,1999年我國森林覆
蓋率為16.55%,首次超過15%的小康標準。
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鞏固提高。+
2000年末全國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10408萬人,
月平均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137萬人;有10367萬
職工和3173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
4332萬職工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到2000年底,全
國共有381.8萬城鎮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有
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300萬村民獲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發放
保障金7.3億元。
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