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果園場落實農墾工作會議精神 深化改革出實招、動真格
發布日期:2003-02-21 瀏覽次數:3321
一、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12月11日,場黨委、領導班子召開專門會議,首先 在班子內部傳達貫徹省農墾工作會議精神;12月13 日,又召開全場科以上干部大會,進行傳達貫徹。 會議,曹長春場長首先介紹了江、浙農墾改革經 驗:江浙農墾普遍實行"先交錢,后種田"的土地租 賃制,二三產業普遍推行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 體制改革。曹場長指出:江浙農墾無論是競爭意 識,還是市場適應能力都很強,改革的力度大,方 向明確,重點突出,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會 上,曹場長傳達了省農墾工作會議精神以及丁總、 田總的講話,傳達了副省長田維謙同志在全省農墾 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省農墾工作會議確定了以十六 大精神為指針,按照"三個代表"要求,繼續以職工 增收、企業增效和社會穩定為工作中心,圍繞企業 轉型、產業升級的目標,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結 構調整,擴大對外開放,狠抓各項工作落實,保持 農墾經濟持續、健康、穩步發展,努力把農墾建成 全省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產業化的龍頭、農業 現代化的樣板和區域經濟的中心的工作思路。要實 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市場 化進程;大力發展產業化,增強農場經濟實力;加 快產業結構調整,把職工增收和企業增效落到實 處;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擴大農場對外開放; 堅持不懈地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職工生活 質量。
會議要求各基層單位,將農墾工作會議精神傳達到 全體職工,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組織進行討論。 通過討論,廣大干工基本統一了思想,堅定了改革 的信心和決心,形成了一致意見:抓住機遇,痛下 決心,堅定不移搞改革,千方百計謀發展。
二、精心組織,充分發動職工積極參與改革
"改革是永恒的主題"。碭山果園場近幾年來經營虧 損嚴重,職工收入下降幅度較大;機構臃腫,人浮 于事;承包大樹職工紛紛丟樹,各項費用收繳難度 較大;企業發展舉步維艱,困難重重,嚴重危及了 果園場的生存和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為確保農墾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 實,各項改革措施的穩妥實施,必須首先提高廣大 職工的思想認識,充分發動職工群眾,依靠廣大職 工積極參與改革、支持改革。為此,場黨委及時在 全場范圍內開展了歷時10天的生存與發展大討論。 正視果園場存在的問題,引導職工有針對性的討 論。在討論過程中,各基層單位盡量擴大層面,擴 大范圍,充分發揚民主,召開黨團員、職工代表、 退休職工、后勤管理人員等不同層次的座談討論 會。通過廣泛深入的討論,全場廣大職工統一了思 想認識,一致認為:企業改革勢在必行。
三、成立改革機構,制定改革方案
為強力推進改革,確保改革順利進行,場成立改革 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場領導班子組成改革領導小組 成員,機關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改革辦公室,負責 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實施。
根據全場大討論的結果,改革辦公室通過20天的努 力,形成改革方案初稿,為充分發揚民主,反映民 意,初稿印發全場,通過廣大職工再次討論,在廣 泛征求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二稿,并向集團公司 進行匯報,根據集團公司領導的批示,又進行了修 改、調整,最后經職代會通過。
這次改革方案分機構人事和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兩大 部分。改革方案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堅持的原 則和改革應達到的目標。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黨 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江澤民同志"三個代 表"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省農墾工作會議精神,認 真形勢,直面果園場當前的實際狀況,痛下決心, 按照"精減機構,合理負擔,規范承租,求得生存, 共謀發展"的思路,以穩定和提高職工收入為根本出 發點,促使家庭農場真正成為市場經營的主體,正 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實現我場經濟的早日 復蘇。改革堅持的原則:以收定支,嚴格預算,推 進科學管理,減員增效,在人員的使用上堅持德才 兼備,任人唯賢,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原則;在 現行承包的基礎上,轉按畝為單位上繳貨幣;均衡 土地資源的合理負擔,適度減輕大樹的重負,在指 標及人員的確定方面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 則;在條件成熟的單位試行"雙置換辦法";實行"先 交錢,后包樹"的辦法。改革應達到的目標:通過改 革,使人員精減一部分,經費壓縮一部分,幼樹合 理負擔一部分,大樹重負減輕一部分,最終達到職 工增收,企業增效的目的。
在機構人事改革上,精減機構和編制,機關設由原 來的8個科室合并為"一室三部"。即辦公室、人力資 源部、財務部和生產技術部,機關定編20人,減少 了8人。
農業分場實行報賬制,人員每個分場由原來的6-7人 定編設置為3人,10個分場編制30人,減少了35人。
壓縮結算中心、科研所、電視站、保衛部門等經費 包干單位的人員編制由原來的33人,減到16人,減 少了17人。
醫院實行經費包干,學校已交于地方托管。
對實體單位供銷科和物業所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 虧,定額上交,使農場部分行政管理機構轉變成為 家庭農場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實體。場不 再承擔其費用,只負責其領導班子的人事安排及管 理。
改革方案規定了管理人員上崗的條件、職責和程 序,實行"逐級聘任、黨委批準"的原則,按照本人 自薦,群眾推薦,組織審查并公示,黨委研究通 過,場長聘用并簽訂聘用協議的程序。對財務人 員、農業技術人員實行經業務單位推薦,基層單位 提名,最后報黨委研究批準,場長聘任的辦法。 對于落聘人員,經場認真研究,采取承包果樹,發 展自營經濟,內部退養,轉崗分流等辦法進行妥善 安置。
這次農業經營制度改革的辦法為(1)繼續推行"四 到戶、三自理"。上繳由原上繳產品及貨幣統改為以 畝為單位上繳貨幣,實行先交錢,后包樹。(2)全 場所有非管理人員的各項社會保險費(養老保險、 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均按人全額分擔。(3)鑒 于大樹負擔過重的實際,本次改革大樹上繳指標在 原來的基礎上每畝全場下降15%%-30%%。場核算到分 場,分場核算到職工家庭農場。各分場可根據土質 等因素,將土地劃分為好、中、差三個檔次,在場 上繳指標下降幅度內進行調整(各分場指標調整方 案,要經本分場職工代表討論通過,并報場備 案)。(4)關于更新幼樹上繳,由于全場90%%幼樹 基本不負擔任何產量,本次改革幼樹應適度負擔產 量,以緩解大樹負擔過重的矛盾,并對改革后剩余 的果樹實行公開競包辦法,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四、精心組織實施,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1、制定改革日程表。針對此次改革力度大、時間 緊,必須有計劃,按步驟進行,切實使改革達到目 標,減少振蕩,平穩過渡,促進企業發展。嚴格按 照改革的日程表逐步實施,使改革有條不紊的進 行。
這次改革完全按照方案實施,全場共減少非生產人 員60名,目前已聘人員均已上崗并順利完成交接, 分流人員的安置工作也正在開展中。
2、積極穩妥地落實果樹承包方案
機構改革完成后,關鍵抓好果樹承包方案的落實, 為了使承包方案順利實施,場成立工作組,由場領 導班子帶領各組協助分場動員、落實承包方案。目 前該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五、下一步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思路
1、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不斷提高駕馭市場 的能力。
2、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目前,我 場水果生產主要是酥梨。產品結構單一,下一步要 在繼續發揮我場原有優勢的前提下,穩定酥梨面 積,擴大名特優新水果面積,同時加強新品種的引 進、開發和創新。
3、依靠科技,生產精品,建立標準的精品示范園, 走綠色食品發展的路子。
4、改革土地承包機制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出臺 具體措施,調動職工承包果樹的積極性。
5、進一步完善產前、產中、產后社會化服務體系, 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力爭到2005年,人均收入 3500~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