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字幕免费观看电视剧网,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pacopacomama熟女,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

高郵湖畔譜新篇---安徽省大壙圩農場發展之路

高郵湖畔譜新篇---安徽省大壙圩農場發展之路

發布日期:2003-02-18 瀏覽次數:3476

在風景秀麗的高郵湖西岸 , 有一片富庶而充滿活力的 熱土。這里大道寬敞 , 綠樹成蔭 , 土壤肥沃 , 溝渠 縱橫有致 , 四季生機勃勃 , 到處陽光燦爛 , 一派人 和業旺的景象。這就是安徽省大壙圩農場。
大壙圩農場現有人口2507人 , 職工1380人 , 專業技 術人員126 人。農場下設19個單位及機關5個科室。全 場擁有國土總面積24154.5 畝 , 其中耕地1728畝。經 過農場人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 , 現已初步發展成為貿 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新型國有企業。農場近年 來先后被評為安徽省“百家最佳經濟效益企業”、“全 國農機管理標準化先進單位”、“全國部門造林綠化 400佳單位”、“安徽省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單位”、 “安徽省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農場長期以來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導產業, 近年來,隨 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國已加入WTO的新形 勢, 種植業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經濟結構調整勢在必 行。2000年 , 新一屆場領導班子上任后 , 從理清發 展思路、明確發展目標入手 , 明確提出了“農場發展 靠龍頭產業 , 職工增收靠自營經濟”的發展思路。并 確定了農場“十五”期間工作目標 , 即到“十五” 末, 計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九五”末增長 24.696, 年均遞增 3.6%% 。
圍繞這個思路和目標 , 場領導一班人帶領全場干部職 工發揚“艱苦創業 , 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 , 開始了 “二次創業”。
一是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 , 做大做強龍頭產業 農場在制定發展戰略時 , 結合自身土地集中連片 , 科 技力量雄厚、體系健全, 機械化、組織化程度高等優 勢 , 通過實施“五統一”( 統一茬口布局 , 統一生 產資料供應 , 統一農機作業及農技服務 , 統一產品銷 售 , 統一資金管理 ),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積 極實施品牌戰略 , 初步形成以"皖墾"牌稻麥良種生產 和"倮倮"牌優質米加工為龍頭的產業化發展體系。 作為農業部 " 三百 " 工程良種生產基地之一 , 農場 擁有稻麥良種繁殖田近兩萬畝,年稻麥良種銷售量達 500多萬公斤。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 , 農場利用自有積 累資金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加強種子基地建 設。目前,基地擁有 5000立方米較先進的倉儲設施和 960 平方米的科技樓一幢 , 有一套日產50噸的種子烘 干設備和二條日加工能力達150噸的良種精選及包衣生 產線,種子質量檢驗室儀器設備齊全 , 通過了安徽省農 委組織的標準檢驗室資格審查認可。
在軟件設施建設方面 ,多年來, 農場與安徽省農科院、 安徽農業大學、江蘇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江蘇里下 河地區農科所、鎮江農科所、武進市稻麥良種場等教學 科研單位, 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科技協作關系 , 并聘請 知名的專家教授作為種子生產的常年技術顧問。農場還 利用廣播、科普小報等形式 , 向職工家庭農場宣傳農 業科技知識 , 積極開展良種選青、引種試種工作 , 不 斷引進繁殖推廣名特新優種子品系 , 努力做到良種良 法配套。
在營銷方面 , 農場堅持 "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人優 我廉 "的營銷策略加強對種子市場的調查和預測 , 搞 好售后服務 , 產品暢銷安徽、江蘇、河南、江西 四省 的三十多個地市縣。十多年來未出售一粒假 種 , 被周 邊農民及新老客戶譽為"放心種子" 。自1991 年以 來 , 共向社會供應稻麥良種 5000多萬公斤, 獲得利 潤1000多萬元 ,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農場在抓良種基地建設的同時 ,大力發展優質米加工 業 ,改賣初級農產品為高附加值的加工產品, 實現農產 品多次加工增值。在經營理念上 , 農場打破以往粗放 經營的格局,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倮倮" 牌大米經國家 綠色食品檢測機構抽檢合格 , 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 準。農場利用"綠色食品"的品牌效應,在產品上等級上 檔次上做文章 , 積極研究市場 , 根據用戶的消費心理 和習慣 , 加大"倮倮"牌系列產 品的開發力度 , 現已 開發出配方米、富曬米、胚芽米等系列產品。
為了改善產品質量 , 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農場一 方面加強對稻米生產全過程的跟蹤管理 , 嚴格控制農 藥和化肥使用量 , 準確把握施藥時間 , 加大推廣施用 農家肥、各種生物制劑以及秸軒還田力度,嚴禁使用劇 毒高殘留農藥,確保元污染、元公害農業措施的落實。 同時注重選擇一些米質優、產量高、口感好的水稻新品 種作為主栽品種 , 按葉齡模式等高產栽培技術統一指 導農戶生產,確保從生產種植、收獲倉儲、安徽農墾集團都 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規模操作。
另一方面 , 通過加大技改力度, 提高產品的加工質 量。2001 年 , 農場自籌資金近百萬元 , 引進日本佐 竹色選機、產品電子包裝等設備提升產品加工質量 , 產品經過精碾、拋光、色選、電子包裝等十幾道工序精 制而成,色澤鮮明、晶瑩剔透 ,在合肥、除州、南京、 揚州等地市場享有較高的聲譽。
近年來 , "倮倮"大米年產銷量在7500 噸左右 , 產銷 率為99%%, 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 , 創經濟效益近百萬 元。1999 年農場被省綠色食品領導小組授予"綠色食品 先進生產管理企業 ";滁州市政府也授予農場發展綠色 食品"先進單位 "稱號;"倮倮"牌大米 2000年被省食 品工業協會、省糧食局授予 "安徽省糧油暢銷產品"稱 號;2001年被合肥市消費者協會授予 "3.15 消費者信 得過產品" 稱號;2002年被江蘇綠色食品辦公室授 予"江蘇市場綠色食品 ( 消費 ) 重點推薦品牌 ";被 安徽省糧食局、省糧食行業協會授予 " 放心米 " 榮譽 稱號 ,被省名牌農產品專家評審委員會評為 " 安徽省 名牌農產品 " 。
二是拓寬職工增收渠道 , 大力發展職工自營經濟
農場在狠抓主業的同時 , 堅持 "職工增收靠自營經 濟 "的發展思路。針對農場近年來糧價走低 , 農業比 較效益下降 ,職工增產不增收的不利局面 , 農場領導 一班人清醒地認識到 , 必須拓寬思路 , 調整結構 , 把發展職工自營經濟擺上重要位置, 使之成為職工 增 收的新渠道。近年來 , 農場通過實施 "五動 "策 略 , 即宣傳教育鼓動 , 優惠政策啟動 , 加強督導推 動 , 提高服務促動 , 扶強扶優帶動 , 使個體私營經 濟成為農 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亮點 , 涌現出了 一大批職工自營經濟典型示范戶 , 涉及種植、養殖、 加工、商業、餐飲業、客貨運輸、農機服務等行業。目 前, 全場職工自營經濟年總收人為8 00多萬元 , 職工 人均增收 2000 多元 , 職工自營經濟占農場經濟總量 近三分 之一。 2001 年農場被省人事廳和農墾集團公 司授予 " 全省農墾系統職工自營經濟先進集體 " 。
三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設 , 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內部 環境
農場堅持 "兩手抓 , 兩手都要硬" 的方針, 十分重視 精神文明建設。農場各級黨組織按照"三個代表"的要 求 , 切實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黨組織的戰 斗堡壘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 分發揮。 場工會扎實做好場務公開 , 堅持"雙向維護",依法開展 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充分發揮職工 的主人翁作用。企 業文化建設開展得紅紅火火, 文教衛生等各項事業得到 了長是發展。職工生活有了 明顯改善,場區全部鋪上了 水泥路 , 家家用上自來 水 , 戶戶通上了有線電視 , 電話、電腦進入尋常百姓家。農場社會穩定 , 治安狀 況良好。 2001 年被中共滁州市委、市政府授予 " 法 制宣傳教育依法治理先進 單位 " 。
展望未來 , 農場新一屆領導班子信心百倍 , 決心在省 農墾集團公司黨組的正確領導下, 團結帶領全 場干部 職工, 以"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為指導 ,認真貫徹黨 的"十六大"精神, 與時俱進 , 開拓創新 , 圍繞 " 十 五 "工作總目標,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共創農場美好 的明天。(徐成銀 作者系安徽省大壙圩農場場長)

關注安徽農墾官方微信平臺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