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產品流通方面存在的三個問題
發布日期:2002-12-16 瀏覽次數:4108
有關專家認為,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方面存在的
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產品流通信息不
暢,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大。市場調節的關鍵是全
面、準確、快捷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信息網絡系
統。近年來,農業部加快推進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
設,全國的大中型商業企業普遍實現了聯網或建立
了企業網站,但這些現代化的網絡信息系統對于農
產品流通來說還存在信息不集中、農民和商戶用不
上、信息質量低等問題,從而導致我國農產品流通
只能接受市場的自發性調節。二是農產品批發市場
培育滯后,功能作用難以有效發揮。我國農產品流
通已形成以批發市場為樞紐的流通體制,目前全國
有農產品批發市場4500多家,但這些批發市場大部
分是在農產品供求追求數量擴張階段建立的,已遠
不能適應現在供求質量提高新階段的需要。三是流
通的農產品質量偏低,食用安全缺少保證。+
對此,有關專家建議采取以下幾項主要措施:一是
抓緊建設農產品流通網絡信息體系。整合已有的與
農產品流通相關信息網絡資源,構建全國集中統一
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平臺,對農產品流通信息進行全
面、及時、科學的收集、加工、分析、處理和發
布。同時將此項工作與電子商務、連鎖超市、物流
配送等方面的建設結合起來。近期可從建立全國農
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絡起步,構建信息流樞紐,并
與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合作并網,同時采取適當方式
大力解決農民和商戶上網問題。+
二是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現代化工程。編制農產品
批發市場建設標準,編制全國及地方農產品批發市
場發展規劃和整頓規范方案;參照國際慣例,將農
產品批發市場界定為社會公益性事業,設立國家農
產品批發市場專項基金予以扶持,并在信貸、稅收
上予以政策傾斜;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監管,
加快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對
目前全國22000多個農產品集貿市場要逐步推行超市
化,可先從大城市和發達地區做起。+
三是實施農產品流通主體組織化計劃,培育農產品
流通龍頭企業。按照農產品流通產業化的發展方
向,推動商戶企業化,在稅費、資金和經營上予以
支持;重點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嘗農產品運銷企
業、進出口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和大型食品連鎖超
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場為依托,組織農產品運銷戶
協會;鼓勵以“生產基地+商戶”,“加工企業+
商戶”、“運銷公司+商戶和配送中心+商戶”的
形式進行合作;加快農產品流通引進外資的進度,
鼓勵多種形式的合資合作。+
四是實施農產品流通質量優化工程。首先,制定實
施農產品流通質量安全計劃。包括制定農產品流通
質量安全標準、市場準入制度、檢測制度,制定農
產品經營者市場準入制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
測體系,實行質量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饋制度。其
次,要推動農產品優質流通計劃。包括開通優質農
產品信息網站,推動農產品流通的冷鏈體系建設,
鼓勵生產者與市嘗商戶聯合,鼓勵商戶專營和優質
配送服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