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價上漲空間廣闊
發布日期:2002-10-30 瀏覽次數:4135
大豆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品種,國內價格的上漲離不開一 個向好的國際大環境。從世界范圍內回顧和展望農產品 的價格走勢,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鮮明的印象:整個農產 品市場處在一個大牛勢中,這個牛勢今年剛剛開始,是 經過了漫長的三年底部反復振蕩筑底之后才開始的,目 前這個牛勢仍在繼續,這就是大豆價格運行的一個大背 景。
我們再來看看世界大豆市場的供需關系,根據美國農業 部10月份的供需報告,預計全2002/2003年度世界大豆 的總供應量為1.8450億噸,總需求量為1.8998億噸, 供需缺口為500-600萬噸。更為關鍵的是,由于油菜 籽、葵花籽等其他油籽產量大幅減少,棕櫚油產量增長 幅度放緩,以及肉骨粉限制使用,整個油脂市場已經越 來越依賴于大豆。
從近期大豆價格走勢來看,經過5-7月份的強勁上漲, CBOT大豆價格已從460美分上漲至600美分,幅度達到 了30%,之后大幅回落,最低見到了520,目前再度回 升至555附近。導致價格大幅回落的主要因素是美國新 豆的收割上市和預期南美新年度大豆產量將大幅增加。 應該說,CBOT大豆價格近期止跌回穩,已經在一定程度 上消化了以上利空壓力。具體分析如下:
1.目前美國大豆收割已經完成了75%,按照往年的經 驗,大豆收割超過75%的時候,季節性壓力就基本上結 束了。后市對價格走勢起影響作用的不再是大豆上市的 數量,而是需求的數量和銷售的進度。
2.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即將進入播種季節,由于今年大 豆價格大幅上漲,刺激了農民播種大豆的積極性,估計 新年度的大豆產量將大幅增長。目前市場對產量的預測 是:巴西為4820萬噸,阿根廷為3120萬噸。這個產量 是以大幅擴大了的種植面積和比去年更高的平均畝產水 平來計算的,是在氣候適宜情況下的理想產量。目前種 植剛剛開始,不利的天氣已經導致了播種的延遲,很難 說在大豆整個生長過程中,天氣就一定會比較理想。即 便天氣理想,產量達到了預期的水平,但因為這個數據 的影響已經反應到了目前的價格中,所以利空作用已經 消失。但如果天氣不如意,哪怕只是階段性的,也很可 能對價格構成重大的利多影響。
我們再來看國內大豆的價格走勢,總體說來,上漲的大 趨勢是相同的,但國內價格的走勢比國際市場疲軟,這 種疲軟是由我國特殊的基本面因素造成的。由于運輸成 本、產品質量、可供批量等因素,南方的大型油廠更偏 好使用進口大豆,從而對國內大豆價格造成很大的壓 力,特別是在新豆大批量上市的時候,但這種狀況在今 年有了實質性的改變:
1.國產大豆的主產區今年新建了幾個大型油廠,再加上 原來老廠的技術改造,今年國內大豆壓榨能力大幅增 加。以九三油脂集團為例,年壓榨能力由50萬噸擴大至 200萬噸。
2.由于今年實行轉基因政策之后,國家不但在總量上對 大豆的進口實行了調控,而且在流向上也進行了合理的 調整。大型油廠的大豆加工進口基本上沒有問題,但對 于沒有直接進口能力的中小型油廠來說,就很難獲得進 口大豆進行壓榨,從而迫使這些中小型油廠今年大量采 用國產大豆進行壓榨。
3.由于目前相對于進口大豆來說,國產大豆具有較強的 價格優勢。更主要的是,以目前豆粕和豆油的現貨價格 來說,利用國產大豆壓榨有利潤,而利用進口大豆壓榨 已經出現了虧損,這就將大大增加市場對國產大豆的需 求。
以上三點因素決定了今年國產大豆的壓榨需求大大高于 往年,這將對國產大豆的現貨價格產生巨大的影響,從 而大幅縮小國產大豆相對于進口大豆的貼水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