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農場推進規模經營 糧食生產創歷史最好水平
發布日期:2002-11-14 瀏覽次數:3635
新洋農場農業的高產高效,得益于二三產業的蓬勃 發展。在發展市場經濟中,他們圍繞市場發展二三 產業,10多家二三產企連續多年家家盈利,無一虧 損。二三產業的健康發展,促使4000多農業勞動力 向二三產轉移,農業勞動力只有原來的20%%,而且 將 留在農業生產崗位上的大多數職工安排從事十邊隙 地、林地和養殖業的生產經營,使土地向經營能力 強、技術水平高的少數職工集中,并建立了較完善 的機械、科技、供銷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了專 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機械化作業、科學化管 理,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經 營格局。今年,他們又將多年來的農場出錢、職工 種田的經營機制,轉變為由家庭農場聯合體籌資租 賃經營土地的新機制,職工的風險意識和工作責任 感大大增強,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充分釋放出來,他們把機制創新、管理創新與技術 創新有效地結合起來,在節本上動腦筋,在增產上 下功夫。農場的工作職能也從過去的管理型向服務 型轉變,向家庭農場提供機械、科技及農資農產品 的供應銷售等全方位的服務。機耕隊研制出開溝播 種一體化的聯合播種機,創造了旋耕犁耙田的新方 法等,不但減少了作業程序,加快了作業速度,而 且降低了農機作業成本,受到了家庭農場聯合體的 歡迎。他們還采用自走式小型收割機收割,比大型 收割機收割降低損失率2%%,全場增收糧食100萬公 斤。農業科技人員對家庭農場實行技術培訓、技術 咨詢、技術指導等一條龍服務,把先進的農業科技 送到田頭,使合理密植、大小麥催芽播種、水稻中 期擱田控苗等低耗高產作物栽培技術得以全面推 廣,技術措施及時落實到位,作物長勢普遍好于往 年,沒有一塊拖腿田。農場還投資500多萬元,建起 了現代化的糧食烘干中心和種子處理中心,增強了 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了糧食和種子的品質, 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機制創新促進了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使農業的規 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向農業 現代化大步邁進,低耗、高產帶來了高效益,全年 農業創經營利潤2600萬元,職均創利17.3萬元,職 均年收入2萬多元。
- 上一篇:新洋農場效益列全省墾區之首
- 下一篇:安徽農墾集團:新曹農場農業改革有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