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一批雜交水稻新組合受眾人矚目
發布日期:2002-09-20 瀏覽次數:4492
中國超級稻項目實施5年來,已育成新品種和新組合37
個,其中符合超級稻產量驗收標準的新品種有8個。中
國超級稻項目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
閔紹楷9月8日在由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超級稻
育種理論與實踐”高級研修班上說,中國超級稻項目研
究已完成第一階段目標。+
通過品種矮稈化和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我國水稻單位
面積產量水平已實現了兩次突破。中國超級稻研究就是
以理想株型塑造與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的技
術路線選育出超級稻,為中長期稻谷增產提供技術支
撐。1996年,農業部決定正式啟動中國超級稻研究項
目。1997年4月,中國超級稻研究項目拉開序幕。根據
計劃,要求育成高產、多抗、優質的超級稻新組合、新
品種,提出超級稻生產集成技術,使水稻單產提高
15%,肥料利用率提高5-10%,同時節約農藥和灌溉
水的用量。+
中國超級稻項目研究在擴大雙親遺傳距離方面,注重秈
粳成分的互滲;在國外資源利用方面,注重于爪哇稻、
美國長粒稻等超級稻材料;在有利基因導入和聚合方
面,已涉及廣親和基因、特異親和基因、標記基因、高
光效基因等,從而成功地創制了一批育種新材料,育成
了一批超級稻新品種。中國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符合中國
超級稻產量驗收標準的新品種“協優9308”,株型緊
束,抗白葉枯病,中抗稻瘟病,米質較好,最高畝產達
到815.1公斤,被農業科技跨越計劃中國超級稻試驗示
范項目確定為重點核心品種,分別在南方和北方兩個地
點實施百畝生產技術集成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