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農場精心編織“都市農業風景圖”
發布日期:2010-04-14 瀏覽次數:5310
春暖花開四月天,農場人家桃紅柳綠,空氣清新,花香襲人,春風宜人,油菜花海更是市郊一道美麗風景,蜜蜂在花叢中舞動,游人在花海中漫步,不時有人用相機拍下這難忘的瞬間。這是近日在安徽省皖河農場當地呈現的一幅現實版的都市農業風景圖。
近年來,作為城市近郊的皖河農場適時調整戰略部署,變城郊區位優勢為結構調整優勢,用“融入城市抓結構調整、調整結構促農業轉型”的理念重塑都市農業新亮點,通過三大板塊試水探路,推進傳統農業向都市農業轉型,致力編織“都市里的農莊”、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在拼接蔬菜板塊方面實行“三步走”,拆除體制柵欄建“西菜園”。 “三步走”就是“引進來”、 “先示范”, “再推廣”。“引進來”包括引進技術、觀念和市場,通過外地投資商和種菜能人來場典型引路,“做給農工看、帶著農工干”,積極營造“蔬菜創業”的氛圍。“先示范”,選擇交通便利、土壤適宜、水利設施較好的四個分場做為蔬菜基地建設示范分場,每個分場確定1個核心示范區,以核心示范區帶動分場結構調整,以示范分場帶動全場蔬菜發展。“再推廣”主要走四步棋:即換腦筋、 建基地、算細帳、強充電。改變農工傳統的種植習慣,轉變生產觀念,實現由棉(糧)農到菜農的“變身”。短短兩三年就建成城郊蔬菜基地核心區5000多畝。
在做精養殖板塊方面,著力打好三張牌,突出生態特色辦養殖園。三張牌一張“標準化規模養豬小區”牌,以項目為帶動,突出特色,推廣生態養殖、生物發酵床等養殖模式,發展5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一張“清真牛肉”牌,成立養牛協會,實行定點屠宰和加工,擴大黃牛養殖規模,突出“清真”特色;一張“水產養殖”牌,實施“
在做細休閑板塊方面,盤活文物、水產等本土資源,迎合市民口味創休閑觀光園。在省道安九公路沿線建成1000畝精養魚塘,并開辟了400畝的垂釣休閑區,輻射帶動餐飲、旅游等服務業開發。打工小老板陳慶文創辦的50畝養殖休閑多功能小區,集養豬、種菜、養魚、垂釣、餐飲、休閑等于一體,成為“都市農業的示范版”,受到市民追捧。在安九公路西側的新光分場蔬菜基地“栽植”葡萄觀光帶,并把部分大棚蔬菜基地提供給城市小學生了解、體驗蔬菜生長過程的實驗基地。(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