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潛心編“菜籃”,今朝經濟駛快車
發布日期:2002-09-16 瀏覽次數:4964
現如今,再提到水家湖農場這個名字,長居合肥的人就 不會再陌生了。這也不奇怪:因為一個規模達20萬只、 年產蛋340萬公斤的現代化大型蛋雞場就隸屬于該場, 她的“天鮮”、“水家湖”牌雞蛋占據了合肥23%%的市 場份額。鮮美、營養、價廉、無公害的特點,使眾多家 庭主婦在選購蛋品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在水家湖 雞蛋上。
從1992年的工農業總產值878萬元到2001年達7384萬 元,水家湖農場已成功地躍升為農墾二類企業,借助實 施“菜籃子”工程,走過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堅定信念,小場能有大作為
由于工作變動,十年間農場領導換了四屆,但每屆任期 內都把發展生態“菜籃子”作為振興農場的頭等大事。 有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農場十年累計向雞場投資 1700萬元,平均每年達170萬元,專門用于擴大規模, 更新改造;十年引進專業技術人員27名,其中22名流入 雞場;生產能力十年前不足100萬公斤,現已達340萬公 斤,十年間向合肥供應蛋量達2.5萬噸。農場現任場長 陳仁虎在歸納治場方針時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的優勢 力量在蛋雞養殖,作為典型的城郊型農場,就是要引財 力、聚人氣,壯大提升養殖業,把龍頭企業做優做大做 強,把“菜籃子”文章做足做到位,在發展現代農業中 一顯身手。他說:“‘菜籃子’工作事關廣大人民群眾 的切身利益,黨和政府歷來都是高度重視的,只要我們 克服困難,奮發進取,抓住‘菜籃子’,銳意求發展, 我們的進步會更顯著。”
夯實基礎 行業之中顯風流
1992年以前,農場養雞場管理處于摸索階段,生產技術 水平很低,商品蛋供應能力十分有限,年虧損上百萬 元。之后,農場新班子以改革為突破口,對雞場動了幾 項“大手術”。一是通過調整領導班子以加強內部管 理,二是實施技改工程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生產能力, 三是引進技術人才,狠抓以防疫為重點的蛋雞飼養管 理,四是細化內部承包管理,強化員工的風險責任意 識。幾年下來,雞場的生產技術水平迅速提升。1998 年,雞場承擔了農業部“豐收計劃”——羅曼二十萬只 蛋雞高產穩產技術總結與推廣項目,環境控制、飼養工 藝、疾病控制等技術水平已攀升至行業領先水平。如72 周齡入舍母雞料蛋比為2.3:1,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一流的生產技術水平,已經成為抗御風險、提升效 益的重要手段。1997年暴發的亞洲金融危機,給養雞行 業以強烈的市場沖擊,許多養雞場不得不關門停產,水 家湖農場雞場一枝獨秀,不僅沒有跨臺,反而比以前更 強大了。2001年,在江淮大地一場來勢洶洶的禽疾病使 一些技術不過硬的雞場幾乎在幾天幾夜遭受毀滅性的打 擊。該場由于精心預防,最終安然渡過并迎來今年的絕 妙商機,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打造名牌 百姓安康掛心上
離開品牌的支撐,任何企業都難以有長久持續的發展。 水家湖人深諳此理。長期以來,山東、江蘇等地雞蛋占 據合肥不小的市場,由于要經過長途運輸,雞蛋一個很 重要的消費指標—新鮮度難以有充足的保證。而水家湖 雞蛋雖則鮮美十分搶手,但散貨不易識別,消費者容易 受騙。農場的決策者果斷申請了“天鮮”、“水家湖” 品牌,方便了消費者。他們并不滿足于此,在注冊品牌 的同時,對照行業標準,嚴格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從 大氣、水質、飼料、微量元素等多方面入手,提升產品 品質。如今,水家湖雞蛋不僅含有鐵、鋅、碘、硒等微 量元素,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高營養、低膽固醇 等特點。消費者普遍感到,還是水家湖蛋更好。省無公 害農產品辦公室經過組織專家現場取樣,分析化驗,綜 合評審,授予了“安徽省無公害農產品”稱號。
乘勢而上 區域經濟顯身手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是農場多年來的不懈追 求。在力爭實現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農場更多地關注 社會效益的改善與提高。
1998年春節之際,華東地區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使幾乎 所有的交通要道被封鎖,市民求購商品蛋的呼聲很高, 農場排除困難,把第一天的產蛋于次日運達合肥,不僅 蛋價不漲一分,而且主動與政府機關食堂聯系,送貨上 門,并多處設點,方便市民購買,對私商蛋販則采取少 批限批的辦法,樹立了企業的良好形象。
與一般企業搞技術封鎖的做法不同,水家湖農場熱心扶 持周邊地區農民養雞。從場選擇到原料采購,從疫病防 治到管理飼養,從生產規模到經常策略,農民需要什 么,農場雞場就盡力滿足什么。本著“以服務促銷售, 以銷售促管理”的經營宗旨,近年來,農場雞場計扶持 合肥、淮南、宿州、阜陽、六安、馬鞍山等地區農戶 1340人,總飼養規模達271萬只。雞場承諾,附近農戶 只要能堅持他們的技術標準,加強飼養管理,保證回收 產品。在雞場的帶動下,不少農民擺脫了貧困,走上了 小康生活。
中國加入WTO以后,農場的決策者們更加認識到加快發 展的緊迫性與重要性,在大宗農產品面臨遭受沖擊的嚴 峻形勢下,我們農場不加快優勢產業的發展,企業將面 臨著空前的危機。今年,該場不僅增資200萬元再建一 棟保溫育雛舍,還發動職工建起了自營養殖小區,最大 一戶飼養規模達8000只,一年即可實現利潤十余萬元。 農場計劃“十五”期間發展蛋雞達50~60萬只,他們要 在加快發展、富民強場的道路上演奏更加華彩的樂章。
- 上一篇:我省引資加快水稻機械化發展
- 下一篇:安徽農墾集團:喚 回 春 風 綠 田 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