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字幕免费观看电视剧网,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pacopacomama熟女,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

喚 回 春 風 綠 田 疇

喚 回 春 風 綠 田 疇

發布日期:2002-09-16 瀏覽次數:5284

---記皖河農場黨委書記、場長 劉會滿

皖河農場系安徽省農墾系統典型的困難企業,該場土地 面積78平方公里,人口2.8萬人,正式職工8500余人, 離退休人員4000余人,人口多,底子薄,個性突出,形 成該場主要特征,企業辦教育、衛生、宗教,社會性負 擔和養老包袱過重,九十年代中期,經濟開始嚴重下 滑,企業負債累累,不堪重負,經濟運行一度難以為 繼,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2000年10月,一位來自異鄉 的皖河籍干部授命于危難之際,擔任皖河農場主要領 導,從此風雨一肩挑,憑著一腔熱血,一股激情,一種 信念,他重新點燃農場人心中的火焰,2001年一舉扭虧 為盈,甩掉了多年虧損的帽子,農場經濟逐步復蘇,而 且形成“加快發展,富民強場”的良好社會氛圍。他就 是皖河農場黨委書記、場長劉會滿同志。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劉會滿至今還清楚地記得,2000年金秋他剛到皖河時, 離退休老干部、下崗職工、下崗干部分三班人馬攔住汽 車不讓他進場部機關大院,他們提出有關農場發展的系 列“難題”問詢于新場長,并強烈要求送他赴任的農墾 集團公司領導給大家一個說法。劉會滿事后深有感觸地 說:“正是老百姓這種強烈渴望發展的意識打動了我, 他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歡迎我,恰恰是對新一屆黨政班 子寄予厚望啊!”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是比困難多。劉會滿場長上任 的第“一把火”就是用黨的信念點燃農場人久已冷卻的 心,用發展的觀點鼓起皖河希望的風帆,用三個代表重 要思想統一全體干部職工的行動。他蹬著一輛自行車, 走隊串戶,到職工家中做客;他戴著一頂草帽,奔波于 田間地頭,與職工面對面共同探討農場該向何處去;他 懷著思賢若渴的心情請來農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專家來場 指導,聽取他們關于科技興農和結構調整的意見和建 議。
無論是大會小會,還是各項活動,他都親自過問會場布 置,他吩咐有關部門精心設計宣傳標語,以“團結、鼓 勁、激勵”為主題,通過彩旗、標語、簡報和激情式的 發言,鼓舞職工群眾的斗志,從困難中找到希望,從逆 境中捕捉亮點。除此,他憑著自己的好口才和一顆赤誠 的心,親自到基層干部中演說,到一線職工中宣傳,把 道理說透,把困難講夠,把前途指明,真是“于細微處 鼓精神,于危難中見真情”。
通過“穩人心、抓大事、鼓干勁”,劉會滿在2000年短 短兩個月的時間內,理順了職工情緒,理清了工作思 路,足額兌現了赴任后離退休和在職工干部工資,讓處 在重重困難中的農場人民度過了一個祥和穩定的春節, 當年春節期間,幾乎無一人到總場上訪,這在皖河歷史 上尚屬罕見。
有誰知道,劉會滿場長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他遠離妻 子和女兒,一個人住在場部機關宿舍,成了名副其實的 單身漢。由于事頭多、壓力大,他常常廢寢忘食地一頭 扎在繁雜事務中,一盞燈總是亮到深夜。兩個月下來, 妻子見到他時,已是面容憔悴,體重減了5公斤。妻子 抱怨他不注意身體,他笑笑說“什么叫衣帶寬松終不 悔!”
+ 依靠改革解困 立足自身發展

改革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課題,然而作為困難企業。推進 改革,一定要把改革穩定、發展的關系緊密結合起,這 三者關系既相對對立的,又是有機統一的,劉會滿場長 認真吸取前任領導的經驗和教訓,在對皖河實施改革過 程中,必須“果斷推行,穩妥操作,及時補差”。
首先,在改革的問題上領導班子要達成共識,經過集思 廣泛,制定出周密的改革方案。農場軋花廠原是龍頭企 業,歷史上曾為農場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然而,近 幾年隨著市場轉型,體制轉軌,作為“老”企業,其暴 露出來的管理和經營弊端日益突出,2001年省棉麻公司 安慶經營站提出中斷提供棉花收購款,軋花廠面臨倒閉 的危機,全場近2萬畝棉花收購無從著落,這不僅關系 到經濟,更關系到全場社會政治穩定。劉場長和黨政班 子及時研究決策,果斷決定對軋花廠實行整體關停,全 員下崗,轉換機制,改由省棉麻公司安慶經營站租賃經 營,班子達成共識,周密方案敲定。可是在操作過程 中,職工想不通,用各種方式阻撓改革。場領導一方面 強力推進改革,另一方面做職工思想工作,并說服租賃 單位從原職工中聘用新員工。結果改制獲得成功,原在 崗職工全部順利轉崗與新企業建立勞動關系。改制后的 軋花廠重獲生機,活力顯現。劉會滿認為,租賃只是過 渡形式,企業改制的最終結果還是產權制度改革,根據 上級精神,中小企業都應該從國有經濟成份退出來,該 股的股,該賣的賣。今年劉場長和班子研究,決定將現 租賃企業---植物油廠實行整體出售,目前此項工作正 在操作中。
困難農場有自己的優勢,只要找準切入點,充分利用自 身的優勢,困難農場同樣有發展的出路。劉會滿深知這 一點至關重要。幾年來他一直在尋找農場的閃光點、增 長點。農場小城鎮距離安慶市僅19公里,不遠不近的位 置為躋身城市衛星鎮創造了條件,加上近兩年皖河口大 橋、安九公路的貫通,農場的城郊區位優勢更加突出。 劉場長抓住這一機遇,利用閑置土地資源,積極創造機 會,低門檻引進外地客商投資開發小城鎮。2000年吸引 安慶市房地產商建兩幢商住樓,對方投資60萬元,農場 提供土地,雙方合作成功。今年農場又公開拍賣小城鎮 土地使用權,外地眾多房地產商爭相競標,地皮“炒 熱”,不斷升值。幾件成功的例子印證了劉會滿的一句 名言“以土地生財,借外力興鎮。”
還有,利用職工宅基地面積發展以畜禽養殖為主的職工 庭院經濟,這也是皖河一大特色;發揮區位優勢,開發 垂釣休閑中心,吸引城市釣客下鄉釣魚觀光,不失為皖 河經濟增長點;抓住大批職工外出務工契機,吸引打工 仔大批資金回場投資小城鎮建設;利用農場荒灘漬地資 源,開發進口楊樹速生林經濟……劉會滿在近一次全場 干部大會上一一排出這些優勢,津津樂道,如數家珍。 全體干部信心更足了,干勁更大了。
+ 思維跳出農場 打響農場品牌

熟悉劉會滿的人都知道,他除了一種激情,還有敏銳的 頭腦,跳躍式的思維,他自己則認為,困難農場更要擴 大開企業的外向度和開放度,打好對外這張牌,這是他 抓企業經營的工作法寶之一。
劉場長經常告訴身邊的人,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 境,吸進項目和資金,通過精心打造工程以出色的任務 引進一批項目和資金。平時,他多次外出奔波,從上級 主管部門,從地方政府,積極爭取政策和項目,憑著真 誠、執著,他的一番苦心贏得各方面的支持。2001年, 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50萬元港幣給農場建逸夫樓(省農 墾配套30萬,農場自籌20萬);同年11月,由省農業綜 合開發辦批準投資的500萬元的兩項萬畝中低產田改造 工程落戶皖河;今年初,406戶移民建鎮國債項目給農 場低洼地帶職工帶來了福音,今年8月,另一項水利國 債項目---投資1600萬元的新光二站大型工程在農場江 堤投建。此外,回民分場20萬元的自來水工程項目,場 區公路部分備料款70萬元資金,扶貧項目50萬元資金相 繼由上級有關部門批準或撥款到位。
劉會滿談起外出奔波的感受時說:“我覺得自己就象一 個‘苦行僧’,四處化‘緣’,窮家難當,但樂此不 疲。”
除了引進項目和資金,劉場長鼓勵機關干部和農業分場 負責人打開門路,消除壁壘,引進外地客商來場投資, 所謂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人人都要招商。兩年來,先后 引進日本東工KOS株式會社、以色列棉花專家、澳大利 亞花生商來場考察,與外貿部門合作開發出訂單產品基 地2500余畝,該場外向型農業方興未艾。
劉會滿深知團結的班子、團結的干部職工隊伍是一項事 業興旺的法寶,作為“班長”,他充分發揚民主,虛心 接受班子成員意見,共同謀劃農場發展藍圖,形成凝心 聚力促發展的良好氛圍。劉會滿的心血沒有白費,兩年 來,皖河農場發生了重要變化,人們的精神狀態是積極 的,亢奮的。農場經濟開始輕松起跳,去年底實現扭虧 為盈,統一經營部分實現利潤10萬元,比上年減虧 400.8萬元。今年上半年GDP比去年同期增長5.7%%。各 項指標均呈上升態勢,農場經濟總體向好。對此,劉會 滿感到欣慰,同時他意識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說: “一切才剛剛開始,農場脫困發展的路子還很長。”

關(guan)注安徽農(nong)墾官方微信(xin)平臺(tai)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