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聞聯播:農墾集團探索合作新模式 助力夏糧豐收增效
發(fa)布日(ri)期:2024-06-06 瀏覽次數:64
截(jie)至目前,全省(sheng)夏糧收獲(huo)基本接近尾聲,糧食(shi)豐(feng)收已成定局。記者在合肥市長豐(feng)縣、宿(su)州市泗(si)縣等產糧大(da)縣采訪時了解到,隨(sui)著越(yue)來(lai)越(yue)多的技術、資本、人才投入糧食(shi)生(sheng)產,不僅多種(zhong)糧、種(zhong)好糧變成了現實,也讓社會化服(fu)務(wu)組織、專業合作社和農民三方實現了效應倍增。
這兩天,在合肥市(shi)長豐(feng)縣(xian)楊廟(miao)鎮大路村,職(zhi)業農(nong)民陳良元正抓緊開(kai)展他管理的700畝小麥搶收工作。在他的精耕細作下,眼前這些過去被人“嫌棄”的低產田,正在成為當地的高產田。
合肥(fei)市(shi)長豐縣楊廟鎮大路(lu)村 職業農民(min) 陳良元(yuan)
畝產可能是超過850斤,現在因為我們和農墾合作,比當地老百姓種的已經好很多了。
大路(lu)村(cun)地處江淮分水嶺,土地相對(dui)貧瘠,2021年以前,鄉親們大多數是把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進行經營,不再過問田里的事情。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種植大戶由于“單打獨斗”,各方面成本太高,很快就支撐不下去了。
合(he)肥市長豐縣楊(yang)廟鎮大路村 黨支部書記 董永含
由于他管理不善 資金跟不上 技術(shu)也不行,我們的地租也解決不掉,4140畝都收回來了,自己心里也沒有底 也不知道怎么種。
一次偶然的(de)機(ji)會,大路村(cun)和(he)社(she)會化服務較為成熟的(de)安(an)徽(hui)省(sheng)農墾集(ji)團取得(de)了(le)聯系,并簽署了(le)合作協議,通過探索“企業+村集體+職業農民”三方合作模式,改變過去1個經營主體單方面流轉或者托管的土地的模式,轉變為3方合作齊抓共管。也就是村集體發揮“組織+協調”優勢,集中流轉4000多畝土地委托安徽農墾經營,農墾發揮“資金+技術”優勢,承擔產前物資保障、產中技術指導培訓、產后訂單銷售等綜合保障;雙方再培育一批職業農民,參與農作物的全程生產管理,不再是持有地租的旁觀者。其中像陳良元這樣的職業農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合肥市長豐縣楊廟鎮大路村 職業農民 陳良元(yuan)
我現在(zai)由于參與管理,一個月有1200塊錢的工資,無人機打藥施肥 我每打一畝地可以提兩塊五毛錢,又能拿到地租 又能拿到分紅,保底來說(年收入)在五萬塊錢以上。
這(zhe)兩年,經過(guo)測算(suan),大路村3方共建合作田的平均畝產較之前提升了300斤左右,目前,這種成熟的模式已經在長豐縣的3個鄉鎮16個村得到復制推廣,聯合建立了近4萬畝糧食生產基地。
安(an)徽農墾墾豐農業(ye)科技有限(xian)公司 總經理 陳(chen)從貴(gui)
國有(you)企業+村集體+職業農民這種合作模式,通過我們的技術 通過我們的管理方式,帶動了當地種田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村集體收入(增長)。
合肥市長豐縣(xian)楊廟(miao)鎮大路村 黨支部書記 董永(yong)含
去年(nian)我們經(jing)營性收入是1641萬元,總結出來就是要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共同來把這個地種好。
為(wei)全(quan)面調動各方力量形(xing)成糧食生產倍增效應,今年,省(sheng)里加大對國有社會化(hua)服務組織和產糧大縣合作的力支持力度,推動糧食全(quan)產業(ye)鏈升級(ji)。在泗縣,當地和省(sheng)農墾集團(tuan)合作,通過種子統營、農資統供、糧食統銷(xiao)的模式,加快良種育繁推一體化(hua)布(bu)局,目前已整村推進(jin)小麥單一品種規模化(hua)種植達20萬畝,進一步提升小麥良種覆蓋率和技術到位率。
宿州(zhou)市泗縣草溝鎮大梁村 種糧大戶 馬偉
今(jin)年我(wo)們種植(zhi)的全部(bu)是皖墾(ken)麥22和淮麥44,預計今年收入要比去年畝產要增加100元。
宿州市泗縣農(nong)業農(nong)村局(ju) 副局(ju)長 許安如
通過和(he)農墾集團合(he)作,我們糧食生產(chan)全鏈條(tiao)賦予(yu)了新質生產(chan)力,帶動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he)機械化(hua)率達到(dao)95.25%,優質專用小麥達到60多萬畝。
按照省(sheng)(sheng)里打造(zao)千億斤江淮糧倉的(de)(de)的(de)(de)部署要求(qiu),目前(qian),全省(sheng)(sheng)兩萬多家(jia)農(nong)業社會化(hua)服務組織,通過(guo)生產(chan)投入(ru)品綠(lv)色(se)化(hua)、生產(chan)過(guo)程統一化(hua)、產(chan)出(chu)品優質化(hua)等,加快提(ti)升糧食(shi)生產(chan)全產(chan)業鏈服務水平,為全省(sheng)(sheng)糧食(shi)產(chan)業高質量發(fa)展助力。(安(an)徽新(xin)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