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西湖農場麥收見聞
發布日期:2005-06-13 瀏覽次數:1975
盛夏六月,正是麥收時節。壽西湖農場和許多農場
一樣,眼下正在緊張地進行搶收搶種,并沉浸在收
獲的喜悅中。+作為省農墾系統一個農業大場,今年
種植小麥面積近6萬畝,人口近萬人,午收前又恰好
趕上農業體制改革工作,這是建場以來沒有的。究
竟成效如何?人們用異樣的目光打量。然而當你踏
入壽西湖農場這塊熱土看到職工們嶄新的精神風
貌,便能找到滿意的答案。+一進入壽西湖農場,就
會看到一派繁忙景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筆直寬闊
的躍進路上運糧車輛往來穿梭;極目遠眺,一望無
垠的麥田好似金黃色的海洋,幾十部大型聯合收割
機猶如一艘艘戰艦在航行;場種子公司的烘干機聲
轟鳴,將車車種子吞存;分場的水泥曬場上曬滿了
新打下來的麥子,人們來來往往,忙碌而有序。+中
午時分,在場部大院內的水泥路面上,二分場68歲
的王老漢正在翻曬麥子。據老人介紹,他現在和大
兒子住在一起。兒子和媳婦種了二十多畝麥子,已
全部收完了。本來場里安排直接交送種子公司,但
由于車多要排隊,兒子考慮趁中午太陽毒,曬一曬
再交送種子公司。老伴回家燒鍋去了,兒子在地里
幫別人收割麥子。媳婦在城里頭做點小生意,這幾
天還要接送小孩上學。其實現在都用機械收割,直
接交給種子公司保管,那比以前省事多了。+靠近躍
進河西岸的副業隊,地勢低洼,過去是蘆葦隊,后
來改造為良田。由于場黨委重視,職工收入連年提
高。隊長萬勝利告訴我們,場里今年出臺了一系列
讓利于職工的政策,職工心態趨于平穩,種地情緒
高漲。前幾天簽訂農業體制改革有關合同,職工們
沒有一個不愿意簽的。正說話中,機務工陶友森從
作業中的收割機上下來喝水,他高興地說:場里今
年農業體制改革工作真是做到家了,天天宣傳,對
職工收入和支出費用帳也算得細,組織得也好。場
領導經常到俺們這里和職工面對面談心,有時還和
俺們掰手指頭算帳,真親切啊!講得俺們職工心里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俺家里現有一臺收割機、一
臺輪式拖拉機。現在糧食價格高,場領導又實實在
在關心職工,我想等到這一輪農業承包期結束后,
要再能承包100-200畝土地種就好了!說完又轉身爬
上收割機作業去了。+第七分場種植小麥面積近7000
畝,是農場土地面積最大的分場。往年要在七天左
右才能全部收割完畢。今年為了搶時間、爭進度,
分場除了將所有收割機械投入使用外,又從外地協
調過來幾部,形成機收會戰,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只用了四天時間全部收割完畢。+地處西南片的第八
分場,土地與農村相連,情況復雜。由于農村小麥
成熟期較早,老百姓不時燃放煙火燒麥茬,對農場
麥田安全構成威脅。分場領導及時調集精兵強將,
分班日夜守護著職工的勞動成果,確保顆粒歸倉。
離場部距離最遠的是第十二分場。據了解有部分職
工對收割時間有等一等的思想。農場場長、黨委書
記劉國強連夜趕到該分場,向職工詳細說明了搶收
搶種的重要性,分析天氣形勢,通報全場收割進
度,指出時間不等人,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只有搶
收搶種,才能不誤農時,確保豐產豐收。一席話說
得大伙兒開心了。當晚,十二分場的麥田里就出現
了收割機的燈光和轟鳴聲。+夜幕降臨了,但種子公
司大院內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烘干機械聲震耳欲
聾。由于日夜加班,雖然人人感到疲憊,但精神抖
擻。針對倉儲面積不夠,經理吳久好帶領一班人搬
來空心磚,在院內鋪成場地,方便職工交糧。
(張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