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崗湖農場:邁向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發布日期:2015-12-09 瀏覽次數:2369
安徽焦崗湖農場地處湖區,耕地面積較小,區位、交通等優勢不明顯。“十二五”期間,農場領導班子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稟賦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加強墾地合作,加快結構調整,按照循環農業經濟理念,大力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養殖業,走出了一條“生產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農場面貌煥然一新。投資8000余萬元,建成了總建筑面積9萬多平方米、總計992套的保障房“夏麗花園”和“潁麗花園”兩個職工小區,一改往日低矮破舊、臟亂差的場區形象,實現了樓房化、花園式、全覆蓋的新型城鎮化目標。墾地合作共同籌資600余萬元建成雙麗大橋,打通了夏集鎮至農場的道路,改變了農場交通狀況,場部現距102省道僅
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著力優化種植業結構,重點推廣旱改水,投資430余萬元建成高標準農田3200畝,今年全場水稻種植面積達3200畝,占比達47%,農地年平均單產1500斤,畝均實現產值1650元,畝均效益也大大提升,一舉打破了“一麥一豆”的傳統模式,種植業結構轉變為以麥稻輪作為主,水稻生產成為“十二五”種植業增效的主要增長點。
高效農業蓬勃發展。“十二五”之初編制了《焦崗湖農場高效農業發展規劃》,養殖業投資360多萬元,新建和改造部級標準化生豬示范場一座,皖西白鵝養殖基地2處,今年出欄仔豬2000頭、皖西白鵝1500只、雞7萬余羽;5年來,積極嘗試發展麥套西瓜、葡萄、南瓜等高效作物種植,畝均產值超過8000元。高效農業實現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超額完成了安徽農墾下達的“十二五”目標任務。
墾地合作結出碩果。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墾地合作,加強招商引資。2012年與潁上縣合作,將農場危房改造同魯口鎮新農村建設結合,整體改造了場部西院,歷時兩年建成“潁麗花園”職工小區,改善了職工住房條件和農場辦公環境、場部面貌,提升了魯口鎮形象,打造了成功典范。2013年與淮南市毛集實驗區合作,共同爭取上級資金600余萬元,修建了雙麗大橋和進場道路,打通了農場至夏集鎮的主干道,大大改善了農場交通狀況,活躍了地方經濟,方便了職工出行。2012年,泰國正大集團安徽卜蜂畜禽有限公司13200頭種豬養殖場項目落戶農場,帶來了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理念,帶動了農場養殖業及相關產業的大發展,為“十三五”農場經濟轉型升級創造了條件。
循環農業成果顯現。隨著正大養豬場的落戶和自身養殖業的勃興,農場堅持種養結合、綠色生態的理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形成了豬—沼—菜(果)、豬—沼—稻(麥)、鵝—糞—草—鵝等多種循環農業模式,建成了大型沼液輸送利用系統,至2015年,沼渣沼液覆蓋農場2000畝水稻田、1000畝小麥,輻射周邊1000畝蔬菜瓜果地,不僅年可節約肥料、人工等成本和養殖場糞便處理費80余萬元,而且提升了農產品品質,實現了優質優價和農業提質增效,職工僅水稻一項年增收近300萬元。
場領導林慶年表示,“十三五”期間,焦崗湖農場要抓住中央推進農墾改革發展機遇,主動適應新常態,全面深改,致力轉型,強場富民,將發展循環農業作為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圍繞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產業化發展“兩個一體化”建設,打好生態品牌,做精做細產品,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農場早日建成全面小康而努力奮斗。(姚昕)
- 上一篇:華陽河農場:消防隊挺身救火義舉受贊譽
- 下一篇:安徽農墾創投與安徽友鑫農科簽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