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河農場蔬菜產業成高效農業新亮點
發布日期:2010-12-02 瀏覽次數:4987
安徽農墾皖河農場依托城郊區位,抓住安慶市“東菜西移”的契機,圍繞服務城市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在提高畝均效益、發展高效農業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新路。截至今年11月底,全場蔬菜基地共7600余畝,其中設施大棚栽培1000多畝、露天蔬菜6600 畝,百畝以上集中連片專業菜地8處,注冊了四家蔬菜公司,據統計,蔬菜畝均效益3500元,全年總產值6000余萬元。
農場地處安慶西郊18公里處,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土壤肥沃,適宜蔬菜生產。2008年,安徽市政府提出在安慶西郊打造“西菜園”,計劃3年內建成2萬畝蔬菜基地。農場抓住機遇,順勢而為,調整種植結構,把蔬菜作為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來做細做精。農場打出了“引進、示范、推廣”三套組合拳,引進種菜技術、觀念和銷售經驗,通過外地投資商和種菜能人來場典型引路,“做給農工看、帶著農工干”,積極營造“蔬菜創業”的氛圍;示范就是要讓外地蔬菜種植戶留得住、能賺錢、出成果,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選擇交通便利、土壤適宜、水利設施較好的4個分場作為蔬菜基地建設示范分場,每個分場確定1個核心示范區,帶動分場結構調整,以示范分場帶動全場蔬菜發展;推廣是讓本地農工轉型為菜農,創辦自己的菜園子。農場抓住“陽光工程”實施的機遇,適時舉辦蔬菜培訓班,為農工“充電”,從而提高種菜職工栽培技術水平和發展高產、優質蔬菜生產意識。農場將土地經營權向種菜專業戶流轉,蔬菜專業戶反過來聘用職工為固定工,職工既拿租金、又領工資,還能學到技術;專業戶也能放手經營,實現雙贏。農場負責土地流轉的組織、協調和服務,從而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做到了有序流轉。
經過兩三年的滾動發展,皖河農場蔬菜基地從無到有,如今已發展成為城郊蔬菜基地核心區,成為安慶市真正的“西菜園”。農場蔬菜價格已成為安慶市蔬菜市場的“風向標” 在蔬菜發展過程中,農場職工紛紛轉型,涌現一批蔬菜種植能手和經紀人。三益回民分場農工抱團種菜,短短兩年發展了1000余畝蔬菜基地。在外來種植戶的帶動下,農工們開始嘗試種菜,學技術、跑市場,搭車銷售,嘗到了甜頭的農工王經久于2008年開辟了40畝露天蔬菜,一年下來,收入也有1萬多元;小試牛刀,2009年投入10多萬元,架起15畝標準化鋼架大棚;2010年蔬菜基地擴大到100畝,年純收入近10萬元。

連棟大棚成田野新景

蔬菜種植茬口多周期短上市快

毛豆采摘場面格外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