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農場:三益回民闊步走在陽光路上
發布日期:2014-06-16 瀏覽次數:2534
安徽皖河農場三益回民分場是全省五大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現有回民1800余人,占分場人口的98%。2011年,經省政府批準,三益分場被納入省財政少數民族發展扶持范圍,參照“民族鄉”享受省各項幫扶優惠政策。3年來,在省、市民委和省農墾集團的大力扶持下,農場分場回民齊努力,拓展工作思路,借力優惠政策,一個“經濟較快發展、民生日益改善、人居環境優美、民族特色凸顯”的“新三益”迸發出了勃勃生機,三益回民正闊步走在陽光路上。
依托城郊型優勢發展蔬果種植
皖河農場及三益分場針對人多地少、回民外出務工也少的實際情況,依托地處安慶市郊的區位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重點發展蔬果種植。投資近百萬元,在兩個回民生產隊發展蔬菜種植,進行砂石路、水電配套,建設了蔬菜標準園500余畝,其中新建鋼架大棚菜園200畝和育苗連體鋼架大棚4000㎡,調動了回民種菜積極性,種植戶增收可觀。投資210萬元,采取模擬股份制經營模式,基本建成了特色葡萄園,目前葡萄開始掛果、長勢喜人,今年8月即可上市。同時,農場通過發展生產投入和爭取上級扶持資金50多萬元,加強農田基本建設,現已完成了部分灌溉渠硬化、開挖“當家塘”2口、打抗旱機井2口、修建農田砂石主干道9條等工程,切實提升了三益分場的農業抗風險能力。
打造龍頭引領回民發展養殖業
皖河農場及三益分場培育肉牛龍頭企業,引導由散養向規模化養殖的轉變。投資240萬元建成肉牛養殖小區一期工程,4棟牛舍均已租賃給回民養殖戶,縮短了養殖周期,提高了養殖戶收益,年可出欄架子牛800余頭、養殖戶年增收40萬元。回民養牛大戶還在安慶市大南門開辟了“三益清真牛肉”窗口,打造特色品牌,供應城市居民,帶動創業增收。農場及分場還積極扶持“多元養殖”,在回民中扶持了1個養雞專業戶,年存欄近萬只,年產雞蛋130噸;扶持了1個養蜂專業戶,年產值達20萬余元。
3年來,三益分場先后組織成立了蔬菜種植、肉牛養殖、農機服務3個專業合作社,其中,蔬菜種植合作社被評為省級少數民族示范合作社。三益分場被評為安慶市少數民族種植業示范基地、培訓基地和養殖業示范基地。
落實惠民政策促民生改善
皖河農場及三益分場積極落實惠民政策,不斷加大投入,加快改善回民的居住、出行、飲水等條件和生活環境。危房改造項目完成投資339萬元,讓226戶回民搬進新居,房前屋后環境也得到了美化。累計投資150余萬元,升級改造了分場中心水泥道路,修建了回民居住區之間的砂石路、排水管道,栽植了道路兩側的風景樹木;治理了分場人居環境,修建垃圾池12個、增設安徽農墾集團50個;建立了回民老年人活動中心,一次可容納60多人,還添置了圖書和文體器材,平時不僅回族老人在這里休閑娛樂,附近一些漢族退休老人也常來光顧。每逢節慶日,農場及分場開展“送溫暖”活動,傾心幫扶困難回民群眾。
3年來,三益分場發生了“巨變”,房屋變靚了,環境變美了,道路變寬了,排水變暢了,錢包變鼓了,社會和諧了,使回民切身感受到了黨的民族政策的溫暖,他們成立了回民群眾自治小組,自覺維護集體利益,參加分場發展建設,提振精氣神,積聚正能量,闊步走在陽光路上。(沐子 徐麗燕)

安徽省民委領導陪同新疆皮山縣愛國宗教人士考察三益分場

“葡萄+垂釣”體驗園靚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