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壙圩農場職工吳延正林地養殖回報豐厚
發布日期:2010-12-10 瀏覽次數:4672
安徽農墾大壙圩農場職工吳延正已有3年林地養殖經驗。他借力農場林地資源,瞄準市場,“訂單”養殖肉鵝、土鴨、草雞,獲得了豐厚回報。
盤點一年的養殖收入,吳延正喜滋滋的向筆者算了一筆明細帳:今年先后入欄7批仔鵝13500只,出欄11000多只,銷售收入54萬元,獲純利19萬余元;飼養草雞2100只,通過銷售仔雞、母雞和雞蛋增收2.3萬元;林地養鴨400只,獲利4400元。目前總計已有22萬元實實在在的收入。
大壙圩農場有近2000畝集中成片的林地和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養殖條件得天獨厚。2007年,在農場大力引導鼓勵下,富有經營頭腦的吳延正勇當林地養殖“先行者”。他在緊臨高郵湖邊的農場三隊圍網20余公頃,興辦起“吳老大”林地養殖場。寒來暑往,幾年來,他和愛人以林地為家,風餐宿露,吃盡辛苦,全身心撲在養殖上,但第一年養雞虧損了數萬元,第二年才剛保本。天道酬勤,第三年盈利了6萬余元,到今年第四年終于賺了“大錢”。
吳延正發展林地養殖業之所以獲得成功,一是得益于農場的大力扶持。為樹立典范、帶動更多職工因地制宜發展高效養殖業拓寬增收渠道,多年來,農場在資金、林地免費使用等多方面給予幫扶,鼓勵他克服困難發展養殖,2008年,農場授予他“養殖示范戶”榮譽稱號,并一次性獎勵5000元獎金。2010年初,農場出臺激勵政策,凡是年養殖萬只以上雞、鵝的規模養殖戶年底給予1萬元獎勵。農場的物質和精神鼓勵,極大地激發了吳延正堅持養殖致富的激情;二是得益于農場有利的養殖條件。農場有大面積的林地和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搶占先機發展養殖業條件好、成本低。在林地里放養,鵝、鴨、雞覓蟲吃草,野食豐富,再輔助一些農副產品,每只鵝、雞飼料成本至少節省6元左右。林地放養的雞、鵝肉質鮮美,長得快,市場銷路好。幾年來“吳老大”草雞已享譽周邊市場,每公斤平均售價高于市場4元,且供不應求;三是得益于“訂單養殖”節本增效。通過市場調研,今年吳延正與安徽天晨牧業有限公司簽訂了萬只以上鵝和3000草雞的“訂單養殖”合同,一舉改變了幾年來單一養雞的養殖模式,實行林地鵝、鴨、雞混養,降低了養殖風險,增效明顯。尤其是養鵝,進欄出欄周期短,換茬快,有效提高了年養殖數量和規模效益。加上采取“訂單養鵝”,牧業公司提供的鵝苗,品種好、價格低,僅購鵝苗就節省了1萬多元。銷售時正值市場鵝價持續走高,每公斤較去年同期提高了3塊2,“訂單鵝”不愁銷路,今年一年,他僅養鵝一項獲利就是前三年養殖總收入的3倍多;四是得益于多年積累的養殖經驗。連續幾年發展林地養殖業,使吳延正掌握了一整套養殖技術和實踐經驗,加上他肯鉆研、能吃苦,養殖過程中從購苗、配料、飼養、防疫都是自己動手,精心飼養的鵝、雞、鴨,成活率高,長得快。
“只要不怕吃苦,在農場搞養殖業,還是有錢掙的。”現在說起發展高效養殖業,吳延正自信滿滿。據了解,今年農閑時就有一戶職工與他合伙養殖了兩茬鵝,幾個月創收2萬余元。目前,他飼養的雞、鴨、鵝已基本售完,他又積極準備進欄3000只仔鵝,明年2月就能出欄,到那時又將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