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濛農場:80后兒媳悉心照顧癱瘓公公
發布日期:2015-01-29 瀏覽次數:3366

從她新婚邁入這個家不久,公公就因腦梗死癱瘓在床,婆婆也因病不能料理家事。十多年來,這名80后女孩,默默地撐起這個家。
放心不下,夜間緊靠公公病床休息
日前,筆者來到位于阜南縣曹集鎮的省農墾阜濛農場職工家屬院,探訪這位鄰里稱贊的好兒媳——葉照敏。走過一排排整齊的職工樓房,來到一個普通小院門口,葉照敏的婆婆朱永珍為筆者開了門。
朱永珍是阜濛農場退休職工。“俺這個兒媳,比俺兒子都好!”說起兒媳,朱永珍一臉的滿意。朱永珍老人說,老伴患腦梗死一直處于半昏迷狀態躺在床上,自己也得了病不能負重,照顧老伴和家務活全落在葉照敏一個人身上。“刮胡子、洗頭、理發、洗腳……全是她一個人干。”老人說。
說話間,筆者步入客廳,客廳約10平方米,雖然簡陋,但干凈,物品擺放有序。這時,從里屋走出一名中等個頭的女孩。“這就是俺兒媳葉照敏。”老人說。
說起多年照顧公公的事情,葉照敏笑了笑。她說,她是2005年結的婚。婚后不久,公公就病了。為了照顧公公,她和丈夫辭去在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一直到現在沒有外出。
在葉照敏家的客廳墻邊,放著用木板拼湊釘起來的長凳子。“夜里,照敏把長凳子搬到里屋,靠著她爸爸的床休息。”朱永珍老人說。
“爸爸夜里喉嚨里有痰,吐不出來會難受。”為方便照顧公公,葉照敏就按照公公病床旁邊的沙發高度,專門請人做了這張“床”,放在公公的病床和沙發之間。
知恩圖報,“咱得憑良心做事”
“我得給他翻身了。”說話間,里屋里傳來公公的“嗚嗚”聲,葉照敏急忙起身跑進里屋。里屋內,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一位面部消瘦的老人靜靜地躺在靠西墻的一張床上。
“白天得翻幾次身,這樣才不容易生褥瘡。”葉照敏掀開厚厚的被褥一邊,跪在床上,輕輕扶住公公的上身,緩慢側身,然后把鋪墊重新墊好。“一個正常人長時間躺在床上也不舒服啊,換位想一想,他肯定很難受。”葉照敏說。
今年4周歲的孩子也懂事地為爺爺掖被角。“每次看到我忙,她都來幫我。”看著孩子天真的神態,葉照敏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嗓子被痰堵得不舒服啊。”公公夜間咳嗽,自己沒法把痰吐出來,葉照敏就用小勺子把壓住公公的舌頭,然后用醫用棉球一點點地蘸。“有時剛把他身子擦洗干凈,很快又弄臟了,還得重新擦洗”。
葉照敏說,丈夫知道她為了這個家付出很多,對她很體貼。她也很理解在外辛苦賺錢的丈夫,所以從來不說一句怨言。“他在外賺一點錢很不容易,我年紀輕輕的在家做點家務事不累,時間長了,已習以為常”。
“公公對我很好。”葉照敏說,公公以前是鎮里的干部,她是附近村莊的人,她嫁到這個家,公公對她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知恩圖報,做人得有良心”。“去年,醫生就說公公不行了。”但葉照敏沒有放棄對公公的照顧,“咱們也有變老的那一天”。“他們家真是娶了個好兒媳。”農場退休職工、80歲的沈秀藍老太太說。(人民網
- 上一篇:安徽農墾皖津項目晉升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
- 下一篇:白米山農場:提早部署森林撫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