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墾實現轉型發展新跨越
發布日期:2015-02-27 瀏覽次數:2334
新春伊始,全省最大的國有農業企業安徽農墾傳出好消息,在墾區上下共同努力下,2014年順利實施了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8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全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職均收入分別較上年增長42.27%、16.8%和18.7%,均創歷史新高。
該集團主導產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2014年墾區戰勝了持續低溫陰雨不利天氣的影響,實現糧食生產豐收。皖墾種業繼續保持小麥主業在省內的主導優勢,主推品種穩居省內領先地位。現代農業示范區物聯網建設加快推進,示范區建設水平升級。以提高“三率”為目標的農業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現了全覆蓋,畝節本增效80元以上。新購農業機械937臺,小麥秸稈粉碎還田率77.5%,午季秸稈禁燒工作全面啟動,秋季得到全面落實。高效農業面積8.4萬畝,畝均效益4203元。場外流轉土地18.21萬畝,拓展了墾區發展空間。農田林網化率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實現營業收入8.1億元,同比增長6.6%,實現利潤3100萬元,同比增長6.9%。農業“走出去”步伐加快,皖津公司已開墾8個農場,土地開發總面積1萬公頃,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墾地合作規劃編制完成,并在多數場進一步推進,全年爭取地方政府兌現各類合作資金7687萬元。
集團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逐步完善。集團公司積極推進經營管理體制改革、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等五項改革。龍亢試驗區在農業部召開的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交流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試驗成效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以農機為主的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組建農機服務公司3家、農機專業合作社60家,服務面積累計40萬畝。規范用地審批,全年共審批用地1553畝。對長期虧損、停業、空殼等20家四、五級公司進行專項整改。出臺了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暫行辦法,分類確立了農業企業、國有控股和參股企業國有投資收益回報率和回報方式。強化內控管理,出臺了財務綜合考評制度,實現財務管理考評制度化規范化。加強墾區項目審計,全年共審減資金1億多元。
墾區職工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職工群眾花園小區全部建成,總計24767套、總建筑面積150多萬平方米,水、電、氣、通訊、互聯網全部配套,全面實現了樓房化、花園式、全覆蓋的新型城鎮化目標。
立足新常態,謀求新發展。2015年安徽農墾將緊緊抓住國家和省政府對農墾出臺的政策機遇,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充分利用發展資源,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抓手,以轉型升級為重點,以提質增效為目的,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創新開放合作機制,創新大項目建設方式,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農墾市場競爭力,打造省級農業投資平臺,全力抓好提高經營能力、壯大經濟實力、培育新增長點、創新體制機制、繼續改善民生、依法依規治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等7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力爭實現營業收入29.3億元,利潤總額2.5億元,職工增收10%以上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安徽工人日報2015年2月26日01版,鮑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