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優勢 務實創新 龍亢農場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再上新臺階
發布日期:2004-08-23 瀏覽次數:2265
2003年龍亢農場以職工增收、企業增效為目標,實 施“加快發展,富民強場”戰略,以一系列改革措 施的順利實施,促進了農場加速發展。農業在經受 了洪澇災害的嚴峻考驗后,實現穩產增收,重點項 目建設成就顯著;二三產業推行了產權制度改革, 實現了體制創新,產業化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 強;農場小城鎮綜合開發有新進展,小城鎮的服務 功能更強,綜合效益更高;社區建設與管理有新突 破,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 步。2003年度,龍亢農場國內生產總值、統一經營 利潤、人均收入分別比上年提高11%%、1.9%%和3%%。
農業生產經營形勢穩定,發展后勁明顯增強。一是 深化體制改革,強化家庭農場的市場主體地位;建 立健全農業風險儲備基金制度和公益金制度,推行 水利興修及秸稈還田措施保障農業生產。二是戰勝 洪澇災害。洪澇災害發生后,及時組織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排澇搶險和生產自救,把澇災 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三是發展良種產業,引進推 廣新的小麥品種11個、大豆品種10個,銷售良種 1000多萬斤,由于把握了較好的銷售時機,實現了 較高的銷售價格。四是實施了“優質糧油”工程和 “優質弱筋小麥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增強了農業 持續發展能力。
產權制度改革有根本性突破,場區經濟的所有制結 構進一步優化。2003年完成了場辦中小企業產權制 度改革。通過公開招標競價,分別完成第一招待 所、精米廠、加油站、預制廠的資產出售工作,種 子公司、商供公司實行租賃經營。通過改制,實現 了國有資產變現和增值,優化了企業管理體制和運 行機制,提高了資產運營效率,企業活力增強,企 業經濟效益明顯好于往年。
實施面粉廠“低成本擴張”戰略,提高了產業化龍 頭企業規模效益。成功租賃蒙城華豐面粉廠,使面 粉廠達到日加工小麥500噸的生產能力,進入省內面 粉加工企業前三名,也跨入全國大型面粉加工企業 行列。同時,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激發了員工的 積極性、創造性,增添了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提 高了效益。面粉廠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 系認證及年度復核,全年小麥加工量比上年增長 45%%。
全面推進小城鎮建設,增強小城鎮的綜合服務功 能。按照既定的規劃建設方案和“以鎮養鎮、分步 開發、滾動發展”的思路,結合文明城鎮創建活 動,進一步完善了路、橋、水、電等基礎設施建 設,全年共鋪設混凝土路面6000平方米,建橋梁2 座,組織實施大規模的農電網改造工程,基礎設施 總投資達到460萬元。2003年共吸引社會資金400多 萬元投入商住樓開發,通過公開招標方式收取基礎 設施費500多萬元。建設休閑廣場,優化鎮區環境, 提升農場知名度和小城鎮文化品位,初步建成了占 地近40畝的雁湖休閑廣場,進一步配套了街道兩側 等公共區域的綠化景點建設,加強了鎮區市場、環 衛、房地產管理,使廣大職工居民的生活環境明顯 改善。
完善社區組織建設,提高管理水平。一是成立社區 管理組織機構——“安徽省龍亢農場中心鎮黨總 支”,下轄6個黨支部,分別管理鎮區街道。黨總支 和城建規劃部門有效行使社區管理與服務相關職 能。二是發展社區文教、醫療衛生事業。學校走社 會辦學、以教養教之路,吸引社會資金興建教學 樓,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吸引場 外生源。場辦醫院發揮區位、設施和技術優勢,加 大投入,配套CT等醫療檢查設備和衛生設施,提高 醫療服務水平。三是開展社區文化建設。組織內容 健康、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增進群眾身心 健康,增強企業凝聚力,真正做到了經常化、制度 化、群眾化。四是率先實行退休人員管理社會化,市 縣兩級社保部門給予高度評價,農場被列為蚌埠市 “退管”社會化的示范單位。
通過改革與建設,龍亢農場的經濟結構實現了大幅 度的調整優化,小城鎮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 化,場區經營環境、居住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廣大 職工的勞動就業觀念也在不斷轉變并逐步適應市場 經濟的發展要求,這一切,為龍亢農場經濟和社會 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龍亢農場黨群工作部 王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