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靠政府推動 二靠龍頭牽動 才能全面促進農民增收
發布日期:2004-03-12 瀏覽次數:2415
吳明樓代表說,為了加大解決“三農”問題的力 度,中共中央年初以1號文件制訂下發了《促進農民 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明確指出,當前農業 和農村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 農民增收困難。干哪行講哪行,我是做企業的,而 且是和農民朋友息息相關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我覺 得,要全面促進農民增收,政府引導與扶持是前 提,龍頭企業的輻射與帶動是關鍵,農民自身素質 的提高是基礎。有了政府的推動和龍頭的牽動,農 民增收也就有了保障。
從政府方面來講,要把扶優扶強龍頭企業作為促進 農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來抓,可選擇一批技術水平 高、綜合實力強、牽動力大的強勢企業和名牌產 品,在政策、財政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 和扶持,同時采用市場經濟管理方式,支持其進行 產業資源整合,使其向集團化、現代化、外向型邁 進。就安徽目前的乳業而言,業內企業達40多家, 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產業水平不高,有影響的只有 益益、白帝和兩家,絕大多數乳品企業尚無競爭力 可言,乳業整體競爭力偏弱,因此,政府扶持組建 安徽奶業集團可以說是振興安徽乳業的必然選擇。 從龍頭企業來講,產業化經營是推動農業向現代化 和市場化轉變的關鍵。作為產業化經營的依托,龍 頭企業發展的快慢、牽動力的大小,與農民的增收 休戚相關。我所在的益益乳業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安 徽農墾國有小企業,新世紀以來,我們立足奶業產 業化經營,為農民致富架金橋,在淮南及周邊地區 形成了以牧草種植—奶牛飼養—乳品加工、科研、 營銷為主體的奶產業鏈,經濟總量以年均51%%的速 度 遞增,到去年底,銷售收入達2.78億元,整個奶產 業鏈從業人員已超過10萬人,人均純收入8650元, 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1150元,增長11.4%%,其中年 純 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農戶累計達84戶。而去年安徽 省農民人均純收入2127元,僅增長0.4%%。很顯然, 龍頭企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另外,從人的因素來看,全國勞動力總數的50%%集 中 在農業。“九五”期間,全國農村人均純收入增加 385元,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二、三產業,農業勞動力 嚴重過剩,農民整體素質偏低,就業能力和增收能 力不強。要大力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在農 村的推廣和轉化,變過去單項推廣為綜合配套推 廣;要實現以龍頭企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帶動整個農 業科技水平的提高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都 取決于農民的從業技能和素質的提高。
政府、龍頭企業、農民三方聯動,才能構筑農民收 入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和形成農業支持保護體系, “三農”問題才會很好地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