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墾區綏化分局深化農場內部改革 減輕職工負擔
發布日期:2003-08-18 瀏覽次數:2547
+ 一、調整生產隊布局,加快生產隊撤并步伐+ 該局針對所屬生產隊規模小、布局不合理、管理人員較 多的實際,從2001年起開始加快了生產隊撤并工作。截 止目前,已撤并生產隊35個,占全局生產隊總數的 35%%;精簡生產隊管理人員96人,每年減少生產隊管理 費153萬元。嘉蔭農場撤并4個生產隊,精簡管理人員22 人,每年減少生產隊管理費78.5萬元;鐵力農場撤并3 個生產隊,精簡管理人員14人,每年減少管理費支出26 萬元;肇源農場將原來的六個生產隊調整為三個作業 區,精簡生產隊管理人員4人,每年減少管理費支出7萬 多元;紅光農場通過撤并2個生產隊,精簡管理人員8 人,每年減少管理費支出11萬元。
+ 二、改變隊管人員配備辦法,壓縮生產隊管理費用+ 為盡量減少生產隊管理費用,該局在2001年提出的按 大、中、小型生產隊分別配備6、5、4名管理人員的基 礎上,2002年底又提出5人、4人、3人標準。各場嚴格 按分局規定標準配備生產隊管理人員,同時適應新形勢 發展需要,改變生產隊管理人員的配備辦法。一是生產 隊長和書記“一肩挑”。鐵力、海倫、和平三場共有19 個生產隊采取了這種辦法,減少生產隊管理人員19人, 年均減少經費支出28.8萬元。其中鐵力農場15個生產隊 中有11個生產隊采取了這種辦法,每年減少管理費18萬 元,取得較好效果。二是生產隊管理人員可跨隊配備。 鐵力、綏棱、海倫、紅光、柳河等場對生產隊會計、農 業技術員、獸醫員等均采取了1人負責兩個生產隊的辦 法,共精簡生產隊管理人員28人,每年減少管理費支出 18萬元。三是采取課題招標方式選聘生產隊管理人員。 鐵力、海倫兩場對生產隊農業技術員崗位采取課題招標 方式,按課題研究成果和推廣情況核定經費,兩個農場 重新選聘農業技術人員20人,有9人落聘,每年減少經 費支出16萬元。
+ 三、深化農場機關改革,進一步精減冗員
針對農場管理人員多,經費支出較大的實際,該局曾在 2000年就對農場機關提出按大、中、小型農場分別配備 40人、30人、20人的要求,拉開了農場機關改革的序 幕。2001年,隨著墾區推行內部政、企分開,該局又推 出農場副職領辦興辦多元化經營實體的舉措,進一步壓 縮農場機關人員編制。目前,該局各農場除社區人員 外,嘉蔭、鐵力、海倫、綏棱四場農場管理人員僅剩20 人,紅光、和平兩場農場機關管理人員僅剩15人,肇 源、柳河、安達三場僅剩10人。近三年來,全局累計精 簡分離農場機關管理人員210人,年減少經費支出290萬 元。其中:鐵力農場精簡機關管理人員17人,年減少經 費支出43萬元;綏棱農場2002年通過公開考試,一次精 簡財會人員44人,今年又通過推行副職領辦多元化經營 實體,分流機關管理人員18人,兩年累計減少經費支出 96萬元;安達牧場2002年通過深化農場管理體制改革, 興辦果菜公司,機關部門由原來17個合并為12個,累計 精簡管理人員37人,每年可減少管理費68萬元。同時, 各場還通過實行機關彈性經費剛性管理辦法進一步壓縮 非生產性支出,三年累計壓縮非生產性支出300多萬 元。
+ 四、徹底轉換經營機制,推進公用服務事業單位社會化 改革+ 針對農場公用服務行業經營方式落后、經營機制不活、 經費完全靠補貼的實際,該局從1998年開始推行機關后 勤服務單位社會化改革,包括小車一次轉讓給個人等, 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2001年,分局黨委進一步加大 推進公用服務事業單位社會化改革的力度,以股、賣、 租等形式,對各場機關食堂、招待所、鍋爐房、供水 站、醫院、養老院等公用服務事業單位進行社會化改 革。截止2002年底,全局8個農(牧)場所屬的29個服 務單位全都按此要求進行了改革。其中,拍賣鍋爐房10 個,拍賣食堂、招待所4個,拍賣回收款270萬元,吸納 個人投資100多萬元;出租供熱站、供水站、鍋爐房5 個,每年收取租金42萬元;推行醫療機構內部股份合作 單位6個,吸納職工個人股金86萬元。通過推進公用服 務事業單位的社會化改革,不僅搞活了經營機制,調動 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而且轉變了公用事業完全靠農 場投資的觀念,加快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步伐。特別是通 過推進改革,全局每年減少補貼達260多萬元,間接地 減輕了職工負擔。
三年來,綏化分局通過下調畝均利費標準、精減農場和 生產隊管理人員、推進公用服務事業單位社會化改革等 措施,累計直接或間接為職工減負達2400多萬元,平均 每年為職工減負800多萬元,不僅凝聚了人心,樹立了 黨組織的良好形象,而且加快了全局經濟發展的步伐, 職工人均純收入逐年增加,已由2000年的3687元,增 加到2002年的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