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津公司:別樣“金秋”麥收開鐮
發布日期:2015-11-04 瀏覽次數:2449

當前國內小麥正在加緊播種,但地處南半球津巴布韋的安徽農墾皖津公司,10月下旬才正式進入“收獲季”。
小麥是津巴布韋的傳統糧食作物,種植較為廣泛。但由于種植時間全部處于旱季,小麥生長期內極少降雨,抗旱完全依靠噴灌,無疑推高了生產成本,當地農戶大多不愿種植。加之旱季在地作物較少,當地能夠成熟的小麥便成了“香餑餑”,也成了周邊區域麻雀覓食的重要目標,鳥害特別嚴重。
皖津公司科學謀劃、合理安排,今年優選溫亞尼、西西、奧姆斯坦3個噴灌條件較好的農場,在優質地塊種植小麥。同時,一改往年“人工驅鳥”的辦法,借鑒當地經驗“噴劑驅鳥”大獲成功,因此小麥品質和產量均有明顯提升。麥收之前,皖津公司集中搶修收割、運輸等設備,小麥水份達到安全標準即組織搶收,實現了保產保收、顆粒歸倉,單產水平有望再創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示范帶動效應。
針對今年糧價下跌的不利局面,皖津公司一方面積極與客商洽談爭取優質優價、保障貨款回收,另一方面做好小麥收儲管理,確保雨季來臨前銜接好倉儲和銷售,避免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