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字幕免费观看电视剧网,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pacopacomama熟女,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

實施茶園統防是控制農藥殘留的有效途徑

實施茶園統防是控制農藥殘留的有效途徑

發布日期:2004-01-06 瀏覽次數:2718

宣郎廣茶業總公司茶園面積達到21000畝,占全省農 墾系統茶園面積39%%,年產茶葉4800噸,茶葉年產值 3450萬元。為提高茶葉質量安全,生產無公害茶 葉,自2000年起對4000畝茶園實行統防統治,到 2003年茶園統防統治面積擴大到15000畝,取得了較 好的成效。+
一、茶園植保統防統治的具體做法。
茶葉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近幾年我國茶葉出口量 呈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是部分茶葉農殘難以達到 歐盟等國提高的標準,茶葉農殘是制約我國茶葉出 口的主要因素,我國茶葉絕大多數分散生產,植保 技術落后,植保分戶、分散進行,農藥品種、用量 標準不統一,濫用農藥現象普遍,導致我國茶葉農 殘降解速率慢。為從根本上降低茶葉農殘,提高茶 葉品質,我公司率先對茶園植保實行統防統治。
1.成立專業植保隊伍,建立植保網絡。
2000年初,我公司組建了專業隊伍,成立植保中 心,植保中心人員1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人, 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專門從事茶園植保統防統治。 植保中心每年初與廣大家庭茶場簽訂茶園植保統防 統治合同,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植保中心負責對 家庭茶場茶園統一病蟲害防治,年收取家庭茶場52 元/畝的植保費用,保證茶園不受病蟲危害。合同中 明確茶園病蟲害防治標準及茶園遭受病蟲危害的賠 償比例,總公司成立鑒定委員會,一旦病蟲防治失 誤造成茶園危害,鑒定委員會及時鑒定,確定賠償 比例,由植保中心賠償損失。
為搞好統防統治,總公司建立健全植保網絡,形成 植保中心、茶場組成的兩級網絡,并進行明確分 工,植保中心負責病蟲害預測預報,提供有效防治 策略,統一購藥,組織機械和防治人員,統一施藥 防治,并負責對害蟲發生動態進行觀察,做好新農 藥的比較試驗;茶場確定一名副場長負責指揮該茶 場的病蟲害防治,分階段協助植保中心收取茶園植 保服務費,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各茶場由植保中 心聘用一名專職植保員,負責調查害蟲發生情況, 制定各茶場茶園防治方案,上報植保中心,經中心 批準后,組織人員實行統防統治,并負責收取家庭 茶場植保服務費。
植保網絡建立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層層有人抓、 有人管,信息反饋快,防治質量不斷提高。
2.統一蟲情調查方法,提高預測預報準確度。
實行統防統治以前,由于廣大家庭茶場分散治蟲, 濫用農藥現象普遍,造成害蟲種群關系紊亂,增加 了防治工作的復雜性,因此準確的病蟲預測預報是 提高防治效果的前提。為不斷提高預測預報準確 度,中心統一蟲情調查方法,設計了害蟲田間調查 統計表格發到各茶場,中心安徽農墾集團帶領植保員分 片包干調查蟲情,及時上報中心,中心根據室內觀 察和田間調查情況,適時發出病蟲情報,制定防治 方案,使得預報準確,防治適時,防效良好,農殘 和成本降低。
3.研究農藥安全使用標準,控制茶葉農藥殘留。 糧、油、棉、蔬菜之產遍布全球,而茶樹產地只限 于是部分區域,因此國內外農藥品種的開發、試驗 以至注冊登記首先始于糧、油、棉,而后再延伸至 其它作物。當前,無論進口農藥,還是國產農藥, 已在茶葉上注冊登記的農藥大大少于農作物,有些 已在茶園施用的農藥,其說明書上尚未提及防治茶 樹害蟲的種類及使用劑量,以此推論其安全間隔期 有些是參考農作物而定的。另就能查閱到的國內茶 葉雜志,茶園常用農藥在茶葉中殘留動態的報到不 多,特別是2000年以來歐盟所提出的農藥殘留限量 新的標準條件下,一些農藥的安全間隔期規定尚無 法查閱,至于不同濃度或不同畝用量在不同季節的 殘留動態茶樹不同伸育期農藥的配套使用技術更少 見報導。為向茶農提供有效藥劑量,合理使用農 藥,降低農藥使用量和農藥成本,減少產品農殘, 生產無公害茶葉,植保中心于2001年承擔了省科技 廳“符合當前國際標準的茶園常用農藥安全間隔期 及其應用的研究”項目,于2001年5月開始對2.5%%的 功夫、2.5%%保得、4.5%%高效氯氰菊酯、10%%的大功 臣、80%%敵敵畏、90%%敵百蟲等7種茶園常用農藥在不 同茶季、不同劑量在茶葉中殘留動態研究,確立了 上述7種茶園常用農藥在不同茶季使用的安全間隔 期。在施藥防治茶樹病害蟲時,根據以上常用農藥 的安全間隔期、茶梢伸育進度(即距采摘的間隔天 數)決定所用農藥品種和采摘時間。
4.確立化學農藥、生物農藥的配套使用技術。
針對歐盟對進口茶葉實施新農殘標準和我國政府推 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需要,努力降低農殘是新形 勢下植保工作重點和難點,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 和使用量是從根本上降低農殘的一條重要途徑。為 此,植保中心努力探索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配套使 用技術,增加生物農藥使用次數,減少化學農藥使 用量。自2001年起,在茶葉上大面積使用茶尺蠖核 型多角體病毒(NPV)防治茶樹主要害蟲茶尺蠖,大面 積施用韋佰蟲座孢防治黑刺粉虱。結果表明,NPV防 治一代、五代茶尺蠖效果顯著,對二、三、四代茶 尺蠖防治采用NPV與化學農藥防治相結合,可以達到 化學農藥防治相同效果,但大大減少了化學農藥施 用次數和用量。韋佰蟲座孢防治第一代黑刺粉虱具 有明顯效果,第一代完全可替代化學農藥防治。使 用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配套使用技術,對減少農藥 殘留、改善茶園生態群落組成有明顯效果。+
二、茶園實行統防統治的良好效果。
自2000年至2003年四年的茶園統防統治,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一是茶葉農藥殘留降下來。統防統治 前,甲胺磷、馬拉硫磷、氰戊菊酯農藥不同超標, 統防統治第一年(2000年)有少數高殘留農藥仍能 檢測出或略超標,第二年(2001年)起成品茶的農 藥殘留量檢測均低于當前歐盟制定的茶葉農殘限量 指標,多項均為零指標;二是茶葉產量升上來。統 防統治的茶園平均每畝一批可采鮮葉350公斤,全年 可采鮮葉四批,而沒有統防統治的茶園平均每畝一 批僅采鮮葉300公斤,統防茶園全年每畝平均增產鮮 葉200公斤;三是防治成本降低了。經幾年茶園統防 統治實踐表明,剛進入統防統治茶園當年病蟲防治 成本平均70元/畝,第二年防治成本平均64元/畝, 第三年防治成本平均為58元/畝,而家庭茶場自已防 治的茶園年防治成本平均為106元/畝,隨著統防統 治茶園年限愈長,害蟲基數愈少,茶園生物種群趨 于合理,防治成本將會愈低;四是經濟效益提高 了。統防統治茶園年平均增產鮮葉200公斤/畝,鮮 葉年平均每畝增收140元。病蟲防治成本年每畝降低 48元,生產出口無公害茶較普通茶葉均價高0.45 元,每畝增收160元,統防統治茶園年平均每畝增收 348元,家庭茶場職均年增收1884元。同時,茶園實 行統防統治,節約了家庭茶場人力和物力,使家庭 茶場勞力向其它方面轉移,為另工創造噴藥就業機 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五是生態環境 改善了。茶園實行統防統治,促進茶園生態趨向良 性循環,環境污染得到很好的改變,茶葉品質明顯 提高,被列為“全國茶園安全用藥示范場”和“全 國無公害茶園示范基地”,得到廣大家庭茶場擁 護。+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結幾年的茶園統防統治,雖取得了許多成效,但 也存在一些問題。
1.治蟲設備的落后,制約了統防統治面積的擴大和 防治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大面積的茶園統防統治, 治蟲設備是保證,由于害蟲發生期幾乎同時,防治 須在5-7天內防治結束,目前使用的功能18型機動彌 霧機,人工背負,效率低且人工工資額較大,是制 約茶園統防統治的重要因素。
2.缺少相應的茶葉農殘檢測設備,鮮葉和干茶農殘 是否達標難以界定,使得統防統治茶園鮮葉與沒有 統防統治茶園鮮葉標準分不清,鮮葉收購無法體現 統防統治茶園鮮葉價格優勢。
3.資金不足,使得成熟的“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 毒”殺蟲劑無法工廠化生產,不能擴大使用量。 4.剛進入統防統治茶園由于蟲類多、蟲口基數大, 防治成本高達70元/畝,而收取承包服務費52元/畝, 缺口總公司補貼較重。+
四、幾點思考與建議
1.茶園統防統治,是控制茶葉農藥殘留的有效途徑, 是我國生產無公害茶葉、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的一 條重要舉措,也是適應茶葉的發展、走專業社會化服 務的必然趨勢,要不斷鞏固和推廣。
2.要增加科技投入,購置先進的治蟲設備和簡易的 茶葉農殘檢測儀器,批量生產病毒殺蟲劑生物農 藥,擴大生物農藥使用量。
3.加強職工無公害茶葉生產技術培訓,增加職工茶 葉質量安全意識,積極支持并自愿參與茶園統防統 治。
4.企業制定茶園統防統治相關政策,要充分體現統 防茶園鮮葉價格優勢,以鮮葉價格杠桿提高家庭茶 場參加統防統治積極性,推動茶園統防工作發展。 5.加強企業宣傳,擴大企業形象,提高產品市場競 爭力和市場占用份額。
孫國安 劉盛旭 方實明
宣郎廣茶業總公司(242131)

關注安徽農墾官方微信平臺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