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墾學會召開聯絡員會議
發布日期:2003-12-23 瀏覽次數:2510
會議認為,2003年省農墾學會結合農墾的實際,結 合農業科技年活動的展開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 效。其特點是:
一、重點突出,學會工作步入正規化軌道。近年 來,農墾學會工作根據農墾的特點,采取三個為主 的的方針,即以農業科技活動為主;以集團公司業 務處室結合業務工作分專業分片活動為主;以農場 結合生產實際活動為主。并結合今年的農業科技年 活動,圍繞集團公司的工作中心,明確了重點課 題,展開了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的活動,如農墾茶 區重點圍繞無性系良種茶園的推廣展開工作,原定3 年實現人均2畝無性系良種茶園目標,今年提前一年 完成;沿淮農場重點圍繞小麥的良種引進和高產栽 培配套技術的推廣以及以“穩午調秋”為主要內容 的農業結構調整展開工作,農墾的小麥良種生產水 平大大提高,今年銷售良種超過8000萬斤,取得了 企業增效、職工增收的效果;沿江農場重點圍繞棉 花、水稻、油菜等作物良種的引進和試驗示范工 作,由于品種選擇對路,配套措施到位,棉花和水 稻取得了高產高效的成果。水家湖農場幫助職工引 進食用仙人掌種植技術,畝效益達4萬元。
二、工作扎實,學會工作行之有效。在科學普及方 面注重加強培訓和走出去參觀考察學習。據不完全 統計,全系統2003年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80多期, 共計培訓7800多人次。培訓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 家教授上課并現場指導,有的還是省內外著名專家 學者,培訓規格高,培訓面廣,大大促進了企業職 工素質的提高。培訓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結 合農場作物布局和農事季節普及高產栽培關鍵技 術,如小麥種子工程、植保、良種良法配套技術 等;二是結合農業結構調整講授新品種、新技術和 養殖業技術;三是結合生產自救,傳播救災生產技 術,如壽西湖農場在今年洪水后,請宿州市玉米專 家講授玉米品種選擇和栽培技術,為農場災后補種 玉米進行生產自救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家庭 農場職工的歡迎。各單位結合農事季節,向家庭農 場發放明白紙、發放病蟲害測報預報和方案,及時 指導家庭農場從事生產經營。據不完全統計,全年 發放各類科普資料100多期,2萬多份。有的農場還 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培訓,并利用科技示范戶,進 行現身說法,還組織家庭農場職工到農墾的兄弟單 位和外界參觀考察,通過耳聞目睹,進一步提高了 培訓效果。龍亢農場還將新技術推廣的情況,拍攝 成錄象,刻成光盤播放,通過技術到位和不到位作 物生長和收獲情況的強烈對比,提高了職工的科技 意識。
三、搞好結合,增強學會工作活力。今年學會工作 結合各業務處室工作,結合農業科技年活動,確定 農業科技年標志性項目均圓滿完成了既定的任務。 如皖河農場“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華陽 河農場優質抗蟲棉高產配套技術、大壙圩農場2000 畝水稻機械化插秧示范項目、馬廠湖農場300畝高產 芝麻示范園等都獲得成功。茶區植保協作組從春茶 采摘開始,每個月活動一次,今年共活動6次,對茶 葉病蟲害進行了及時的測報、監控和交流,對家庭 茶場的農藥選擇和施藥方法進行及時的指導,提高 了茶葉無公害和綠色食品生產水平。
四、堅持創新,學會為科技工作人員提供平臺。近 年來,農墾的廣大科技工作人員,努力實施科技創 新工程,完成了一批結合農墾生產實際的科研課 題。如方邱湖農場的大型平移式噴灌機的技術改 造,冷季型草坪上同類禾本科雜草防除技術、冷季 型草種繁育技術;宣郎廣茶業公司的常用農藥安全 間隔期研究;馬廠湖農場畝產150公斤芝麻高產栽培 技術規程;麻姑山茶場茶農系列的良種茶園;夾溝 農場的噴灌機改裝和畝產小麥1100斤攻關課題等一 大批成果,有的正在申報科研成果。
李卓民理事長在會議總結中充分肯定了學會今年的 工作,充分肯定了聯絡員會議所取得的效果。他認 為,會議內容豐富,傳達了上級的精神、總結了各 自的工作、交流了工作的經驗、探討了學會在市場 經濟下的地位和職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堅定了 推進農墾學會工作上新臺階的信心。根據學會常務 理事會的研究,為貫徹省科協“七大”會議精神, 結合農墾實際,部署了學會近期和2004年的工作:
1、加強學會組織建設,搞好會員重新登記和發展新 會員工作,籌備省農墾學會換屆工作。
2、各單位要認真做好今年學會的工作總結及制定明 年學會工作計劃。
3、認真研究在安徽農墾農業“兩田制、三費自理、 過渡到先交后種”改革的新體制下,如何做好科技 推廣工作,探索“統分結合”的經營機制,堅持統 一供種、統一重大技術措施的行之有效的功能。
4、明年學會工作的重點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繼 續搞好農業技術的組裝配套,常規技術要進一步落 實到位,力攻高產高效;二是繼續加強科技攻關, 重點是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大力開發無公害農產 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5、繼續做好小麥、水稻、大豆等品種國家級、省級 區試工作,同時為農墾引進良種進行試驗示范。
會議呼吁各級領導重視人才工作,為學會會員創造 良好的工作環境。學會也要積極努力,給科技工作 者創造了溫罄的“家”。即辦好一個刊物,即各場 的小報和農情簡報,作為科技普及提高職工素質的 重要陣地;連通一個網絡,即利用安徽農墾信息 網,作為科技交流和科技普及的重要平臺;提供一 個陣地,即試驗田,作為科技試驗示范及指導結構 調整的重要載體;建立一個場所,即農科所,作為 加強科技攻關的重要基地;健全一個體系,即農業 科技推廣體系,作為農墾科學技術上新臺階、經濟 大發展的重要基礎。(方文華)
- 上一篇:哇噻!大壙圩農場“職工之家”好熱鬧
- 下一篇:巴西木花滿枝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