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農墾學會傳達貫徹省科協七大會議精神
發布日期:2003-10-17 瀏覽次數:2552
安徽省科技界盛會——省科協“七大”勝利閉幕后,安 徽省農墾學會就積極組織傳達貫徹會議精神,結合安徽 農墾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實際,深入討論今年后幾個月和 明年的學會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學會工作的思路,決心 組織動員農墾戰線的廣大科技人員振奮精神,與時俱 進,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促進農墾經濟的發 展,為全面建設墾區的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9月30日,農墾學會召開秘書長會議,學會副理事長、 省科協七大會議代表汪光榮同志傳達了會議精神,并就 省農墾學會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進行了討論,對下一步學 會工作提出的設想和建議。
10月7日,省農墾學會召開了五屆三次常務理事會。學 會理事長李卓民主持會議,副理事長汪光榮會議傳達了 省科協“七大”會議精神和大會的盛況,重點傳達了王 太華書記的重要講話、王金山省長在部分科技專家座談 會上的講話,原科協主席王秀智代表省科協六屆委員會 所作的工作報告、張平副書記在閉幕式上的講話、省人 大副主任新當選的省科協主席季昆森的閉幕詞。會議認 為,省科協“七大”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 會、是一次團結鼓勁的大會,我們農墾學會要認真領會 和貫徹會議精神,繼續加強學會自身的建設,把學會的 各項活動開展起來、把學會的優勢發揮出來,為農墾經 濟的發展再創新的業績,再作新的貢獻。
會議總結了近幾年學會的工作,認為,當前農墾經濟發 展出現轉機,正處于產業升級、企業轉型、改革攻堅的 關鍵時期,農墾戰線上的廣大科技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 效和創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批科技研發、推廣、應用 和科技培訓成果,如水稻插秧機械化、小麥水稻棉花等 高產栽培技術、稻鴨共生生產技術、無公害農產品綠色 食品生產技術、小麥大豆新品種育種和農作物新品種和 引進、肉雞蛋雞高產飼養技術、奶牛高產綜合配套技術 等,農墾茶區的植保、沿淮小麥良種協作組等基層學會 活動開展的為農墾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會議討論了學會近期工作,形成決議:(一)11月左右 召開學會聯絡員會議,傳達省科協“七大”會議精神, 部署下一階段農墾學會工作。(二)年底或明年年初召 開一次學術交流會,重點圍繞今年安徽農墾實施農業部 “農業科技年活動”的部署,搞好科技成果的總結和交 流。(三)加強學會組織建設,及時補償新鮮血液,做 好老會員重新登記,發展新會員,確定各單位聯絡員工 作。(四)根據農墾學會的特點,集團公司各處室結合 業務工作,分片開展專題學術交流、科技攻關、技術推 廣和科普工作。(五)做好學會各項工作的年度總結。 (六)利用好“安徽農墾信息網”,為學會工作搭建新 的平臺。(七)從現在開始,認真做好省農墾學會明年 換屆的各項準備工作。
學會名譽理事長、原省科協六屆委員會委員周維成同志 對農墾學會下一步工作提出積極開展科技交流活動、加 強與農墾科技人員的聯系、加強與省科協聯系和匯報等 三點希望。
學會理事長李卓民就貫徹落實省科協“七大”精神,進 一步做好農墾學會工作提出了“一個結合、兩個為主、 三個加強”的要求,即今年后幾個月明年上半年的各項 學會活動要結合“農業科技年”活動的安排進行;根據 農墾系統的特點,各項學會活動要以農業科技為主,以 基層活動為主;加強學會組織建設,加強對農墾農業體 制“兩田制”、“三費自理”、逐步過渡到“先交后 種”的改革后統分結合的經營機制的研究,加強科技開 發和推廣的力度。他要求通過農墾學會廣大會員的努力 工作,實現農墾集團公司黨委的“農業增效、職工增 收、社會穩定”的總體目標。(方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