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壙圩農場把好“五關” 著力提高秋種質量(圖)
發布日期:2003-10-30 瀏覽次數:2489

面對農業形勢趨好、糧價回升的有利條件,大壙圩 農場在今年秋種工作中嚴把“五關”,著力提高秋 種質量,努力實現明年小麥畝產350公斤的目標。
1、把好“種子”關:繼續堅持并進一步完善統一供 種制度。為防止混雜,一個分場只安排種植單一品 種。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準隨意從外地購入麥種 或使用自留麥種,違者按每種植一畝,罰款5元的標 準處罰。繼續堅持藥劑拌種,為培育壯苗奠定基 礎,其具體技術措施的落實,單位主管為第一責任 人,農業技術員為具體責任人,并將其工作優劣情 況列入崗位責任考核內容。
2、把好“農機作業”關:秋種中堅持精細整地,適 期播種,適墑搶種。為進一步提高播種質量,秋種 期間在正常天氣、墑情較好情況下,農機作業程序 為:深耕(18~20cm)→直耙→旋耕→播種→開鼠道 →開明溝→灌水出苗。在正常情況下,嚴禁爛耕爛 耙。耕地深度要達到18~20公分,旋耕深度達到 12~14公分,耕耙旋等作業均要做到深淺一致,不重 不漏,到邊到拐,地平,土細,土塊直徑最大不超 過3~5公分,并無臥垡。整地質量的檢查落實執行驗 收簽字制度,各分場秋種領導小組要有專人負責檢 查整地質量,對作業質量達不到標準的,要在及時 糾正處理的同時,嚴肅追究當班作業和駕駛員的責 任,并責令其返工,直至達到作業標準為止。播種 質量的好壞是能否出全苗、勻苗、壯苗、齊苗的關 鍵因素,要求播種機在播種過程中,必須始終如一 地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做到不重不漏、播種勻 直。田頭起落一致,不缺行、斷行。對重播、漏播 的責任事故,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罰款處理。其重播 程度達到每10畝地30平方米以上的按每平米壹元對 播種機車處以罰款,漏播達每10畝地2平方米以上 的,如因駕駛員操作所致,則按重播面積處以機車 罰款,如果是因站播種機人員疏忽大意所致,其產 量損失由該戶自負。
3、把好“水肥運籌”關:播后及時灌水出苗是爭早 苗、出全苗、育壯苗的重要措施。灌水出苗應在不 影響相鄰田塊機械作業的情況下,做到播一塊灌一 塊,爭取播后盡快出苗。灌水作業仍要注意在日平 均氣溫20℃以下時進行,并要在24小時內完成速灌 速排工作。為了實現畝產350公斤的產量目標,小麥 一生用肥量為尿素30~33公斤、磷酸二銨10~15公 斤,氯化鉀8~10公斤,其各時期用肥量如下:基 肥:尿素10公斤/畝,磷酸二銨10~15公斤,氯化鉀 8~10公斤;苗肥:尿素5公斤/畝,也可做基肥一次 施入。平衡肥:返青期一般以控為主,但對局部落 黃和生長量不足的田塊,每畝施尿素3~5公斤,促平 衡生長。拔節孕穗肥:根據葉色和長勢,每畝施尿 素10~13公斤,并采取根外追肥3~5次,主要噴施磷 酸二氫鉀和克呼吸抑制劑亞硫酸氫鈉。
4、把好“開溝降漬”關 : 播后適墑鎮壓,及時開 好麥田“三溝”,防止漬害,提高出苗率是圩區小 麥高產的關鍵性措施。麥田溝的具體標準是:豎溝 要勻直4~5米(免耕田3米左右)一道,深20~22公 分;橫溝根據地形開通,深25~27公分;暗溝1~1.5 畝一道,深60~65公分。麥田“三溝”的開挖要真正 達到橫豎溝暢通,明暗溝配套,雨停田面無積水的 要求。
5、把好“化學除草”關:化學除草劑的使用應在雜 草出土后2葉期以前及時進行,選用高效低殘留除草 劑,主要是6.9%%驃馬乳劑30~50毫升/畝加75%%巨星 1~2克/畝,兌水30~40公斤噴霧。化學除草工作的重 點應選擇在年前進行,并保證土壤有足夠的濕度, 這是提高藥效的關鍵性條件。嚴禁分場及家庭農場 從市場采購使用綠黃隆類除草劑污染土壤,否則按 每畝拾元處以罰款,分場場長與家庭農場各占50% %, 情節嚴重的收回其承包土地。(楊朝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