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從“墾地合作”到“墾地融合”
發布日期:2016-03-29 瀏覽次數:2532
——龍亢農場農村改革試驗區的啟示
龍亢農場農村改革試驗區是全國58個農村改革試驗區中唯一承擔“創新墾地合作發展模式”試驗任務的農墾企業,也是全國農墾系統僅有的一個試驗區。通過開展創新墾地合作模式試驗,雙方按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深度融合、創新驅動的原則,推動墾地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發展,為全國農墾改革發展提供可復制、能推廣的模式和經驗。
龍亢農場試驗區在開展“創新墾地合作模式”5年來,已在推進“三個集中”、創建“四大體系”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在理順農墾與地方關系、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新型城鎮化創建模式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全國農墾和農村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從龍亢農場試驗區的實踐和具體做法來看,這個試驗區的成功經驗和重要意義在于:
通過場辦城鎮推進新型城鎮化,解決了農民就地市民化問題。龍亢試驗區在省農墾集團和懷遠縣支持下,成立了投資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公司,并在土地指標、規劃建設、土地出讓方面給予支持,使農場能加快推進城鎮商業開發與保障房建設。通過城鎮開發收益推進公益性建設,使農民離土不離鄉,低成本的成為城鎮居民。
通過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推進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問題。試驗區成立混合所有制龍亢農業服務公司,并聯合周邊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為周邊農村和農民提供全程、全產業鏈、全要素、保姆式服務,規避農民自然、經營、市場等風險,提供技術、資金、烘干倉儲等關鍵服務。
通過理順體制機制,推進墾地一體化、城鄉一體化,解決墾地共建的支持體系、融合發展的政策保障問題。構建良好的場群關系,協調好墾地一體化發展,過去一直是農墾系統面臨的難題。試驗區成立后,有效地突破墾地行政邊界,聯合成立協調小組統籌試驗區建設,統一編制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將龍亢農場與周邊的龍亢、河溜、徐圩三個鄉鎮統籌布局,共同發展。
與此同時,懷遠縣和省農墾集團公司分別制定了“雙預算”和“兩不取”政策,共同搭建試驗區城鄉一體化發展資金平臺。懷遠縣對農場區域內產生的稅收和土地出讓金縣級可用部分金額預算為農場發展基金,用于試驗區開展現代農業示范、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管理服務支出;安徽農墾集團公司對龍亢農場經營所得、懷遠縣撥付農場的“雙預算”資金,一分不取。
上述三個方面的成功經驗,既是我國農墾系統也是廣大農村急需解決的問題,可以在其它墾區和農場復制推廣。
據調查,目前該試驗區在認真總結5年來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鞏固已有的改革成果,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將“創新墾地合作發展模式”延伸試驗,由“墾地合作”向“墾地融合”方面發展,繼續推進與地方的產業融合、城鄉融合、社區融合,加快區域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加大共享共建制度建設,實現更大范圍的區域農業生產現代化、農民就地城鎮化和歷史城鎮管理社會化。
實踐證明,從“墾地合作”到“墾地融合”是一個必然趨勢,應該得到國家更大的政策扶持。龍亢經驗如果在全國推廣,將會再造一個中國農墾的土地規模,帶動幾千萬農民就地市民化。建議國家應當關注這一重要問題,將龍亢農場試驗繼續延伸下去。(農民日報
- 上一篇:龍亢試驗區:牽手合作思維“共振”
- 下一篇:皖墾小貸:榮登省市光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