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種要有新招數
發布日期:2003-09-27 瀏覽次數:2539
在結構調整上要有新突破。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市場需求選擇秋種作物。優化布 局,推進農產品規模種植,油菜要在穩定沿江地區的基 礎上,重點開發江淮地區,著力建設沿江和江淮1200萬 畝雙低油菜產業帶,把油菜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弱筋小 麥要向沿淮地區集中,強筋小麥向淮北中北部地區集 中,重點建設沿淮地區400萬畝弱筋小麥產業帶,淮北 中北部地區600萬畝強筋小麥產業帶,優質專用農產品 要集中連片種植,形成規模。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上要有新突破。
各地要把發展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作為主攻方 向,把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和優質雙低油菜作為秋種重 點,力爭優質專用小麥達到40%,優質雙低油菜達到 90%。把項目、資金、技術向優勢產區集中,以國家商 品糧油生產基地、農產品優質化項目為依托,加大優質 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加快建立健全統 一、權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 認證認可體系和執法監督體系,全面提升我省農產品的 質量安全水平。
在小麥、油菜單產水平上要有新突破。
通過開展優質高產示范縣創建活動,輻射帶動面上技術 推廣,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增效。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 時間,使全省小麥單產突破300公斤,油菜單產突破130 公斤。
在關鍵技術應用上要有新突破。
通過選育和選用抗病良種、調控生態條件、篩選應用高 效農藥,建立重大病蟲害防治應急機制等綜合措施,有 效控制病蟲危害。各地要明確主推品種,選好搭配品 種,淮北中北部地區小麥要以半冬性品種為主,減少春 性品種,適當擴大弱冬性品種;油菜產區要選擇“雙 低”高油和抗(耐)菌核病的高產新品種。大力推廣精 (少)量機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