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墾部署抓好生產自救和當前田管
發布日期:2016-07-28 瀏覽次數:2719
7月26日,安徽農墾集團發出通知,部署抓好災后生產自救和當前在地作物田管,積極應對災情,降低洪災損失,力奪災年秋糧豐收。
通知指出,6月18日以來,墾區沿江江南農場遭遇多次強降雨,防汛抗洪形勢嚴峻,農田大面積、長時間積水,尤其是華陽河、皖河農場和敬亭山茶場青草湖分場農業受災嚴重。面對異常嚴峻的汛情災情,墾區上下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全面部署,將防汛抗洪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將職工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全力開展防汛抗洪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勝利。
通知要求,一要及時進行改種。各受災場要高度重視當前災后生產自救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組織農技人員開展災情調查,根據農時科學選用補種作物品種,組織好種子、肥料等農資供應,加強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幫助職工盡快恢復生產,力爭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二要及時增施速效肥。農作物受淹之后,由于土壤養分大量流失,加之根系吸收能力降低,及時追肥有利于植株恢復生長和增加產量,當前要增施速效肥,補足地力,促進苗情轉化。三要加強病蟲害防治。澇災過后,土壤、空氣濕度大,農作物受淹后抗逆性降低,多種病蟲害易發生,因此當前特別要加強植保,及時清理淹毀作物的殘株,減少田間病原物,同時及時進行調查與防治,以防病蟲害蔓延。四要根據墑情進行澆灌。從7月22日開始,全省持續高溫晴熱少雨天氣,農田水分蒸發加快,雖然緩解了淮河以南土壤過濕狀況,有利于旱作物苗情升級轉化,但由于失墑較快,淮北局地土壤表層極易出現旱情。根據氣象預報,安徽未來一周將持續高溫晴熱天氣,旱熱疊加不利于在地作物正常生長。墾區各場要密切關注天氣及土壤墑情變化,做到防汛抗旱“兩手硬”,尤其是沿淮淮北農場要提早調配水源,及早準備澆灌,確保在地作物墑情充足,奮力奪取大災之年農業豐產豐收。(王景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