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墾抗洪取得階段性勝利 工作重點轉向生產自救
發布日期:2003-07-22 瀏覽次數:3035
2003年入夏以來,淮河流域多次出現大范圍強降雨 過程,造成淮河及其支流水位迅猛上漲,安徽農墾 沿淮14個農場先后遭受特大洪澇災害襲擊,面對兇 猛的洪水,勤勞勇敢的安徽農墾人在省農墾集團公 司黨委的領導下,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光大無私 的農墾精神,各級領導深入第一線,靠前指揮,共 產黨員沖鋒在前,全體農墾干部職工聚成鐵壁銅 墻,經過2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到目前已取 得了抗洪階段性勝利,當前工作的重點將轉向生產 自救,爭取盡快恢復生產,安定人心,降低洪澇造 成的經濟損失,千方百計增加職工收入。
今年的洪水超過了1991 年,尤其安徽農墾的沿淮農 場基本上都處在淮河中游,其最高水位已超過歷 史。安徽農墾的兩個農場蓄洪,三個農場接到了蓄 洪撤轉的命令,做好了蓄洪的準備。特別是阜蒙農 場建場50年蓄洪12次,何等悲壯!農墾人為保衛城 市、保衛京滬鐵路,為大家、舍小家,為整體利 益,犧牲自己勞動建設的成果,承載著兇猛的洪 水,他們揮淚離開自己的美麗家園,偉大的農墾精 神又一次得以光大,而農墾人自己受災面積達23.87 萬畝,成災面積18.4萬畝,絕收14.63萬畝,倒塌房 屋2064間,轉移人口2.33萬人,經濟損失高達2.7億 元。巨大的經濟損失換來淮河安全渡汛,換來了千 百萬人民的財產和生命的安全,這是農墾人的自 豪!
安徽農墾取得抗洪階段性的勝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 個方面:安徽農墾承擔防汛任務的淮河干堤在超歷 史的水位面前,安全渡汛,沒有出現大的險情;安 全轉移2.33萬人,轉移人口都得到妥善安置,轉移 過程中沒有傷亡一人;災區沒有發生疫情;在高水 位的情況下大部分農場仍守住了部分內圩,保住了 部分在地作物,減少了經濟損失;農墾的工業單位 堅持一手抓抗洪防汛,一手抓經濟建設,克服了洪 澇的影響,保持了發展的速度。當前,我們要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防汛救災工作,在繼續 抓好防汛抗洪的同時,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災后 生產自救上來。最近,集團公司發出通知,要求各 場(公司)在繼續搞好防汛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 生產自救工作。一要及早搶排內澇,搶種適時作 物。沒有破堤的圩區要按照局農業處的統一部署, 適時補種,原則上能種什么就種什么;二要及時堵 口。對潰破圩堤要在退水之時立即堵口,搶排積 水;三要動員受災職工盡早動手,開展生產自救, 農場可以幫助受災職工組織外出打工,開展養殖、 打魚等活動,發展自營經濟、田園經濟,努力提高 災民收入,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在防汛方面,要 確保防汛抗洪力量,做到24小時不間斷排查險情, 特別是在退水之時更應提高防范意識,嚴防退水潰 堤,確保淮河干堤農墾責任段不出問題;場內未破 的圩堤要嚴防死守,同時加大洪水外排力度,力爭 減少洪澇損失。同時要妥善安排災民的生活,保持 農墾社會穩定。集團公司還要求未受災和災情較輕 的農場(公司)要對口支持受災農場,機關和在肥 在滬企業積極捐款捐物,幫助災區人民度過難關, 支持受災農場生產自救。針對今年的災情,受災農 場要做好中長期規劃,做好今后的避災、減災工 作。
洪水仍未退去,奮戰未有窮期,生產自救,任重道 遠。只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省 委、省政府和農墾集團公司的部署,加強領導,明 確責任,扎實工作,頑強拼搏,我們就一定能奪取 防汛抗洪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的全面勝利。(方文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