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 戰 蘇 堤——安徽省潘村湖農場2003年抗洪紀實
發布日期:2003-07-21 瀏覽次數:3383
“走千走萬,趕不上淮河兩岸”,鳳陽花鼓中的一 句唱詞道出了淮河兒女對家鄉的眷戀。淮河就象一 條輕盈的彩帶飄過豫、皖、蘇三省,在進入我國四 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后,一路掉頭向南沿京杭大 運河涌入長江,一路繼續向東經新開挖的淮河泄海 通道流進黃海。由于淮河支流眾多,入海入江水道 曲折漫長,為確保沿淮主要工業城市和重要工礦企 業安全度汛,國家在沿淮劃定了許多行蓄洪區,僅 安徽省境內就有22個。始建于1954年的潘村湖農場 就座落在淮河安徽段最后一個蓄滯洪區——潘村 洼。
暴雨突降 汛情驟起
正當人們沉浸在防控“非典”阻擊戰告捷和午季豐 收的喜悅中的時候,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又降臨 到潘村湖農場廣大干群的肩上。 6月下旬以來,淮 河流域出現持續強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 漲。7月3日凌晨淮河王家壩開閘泄洪,蒙洼蓄洪區 12年來再次啟用,此后安徽省境內又有8個行蓄洪區 相繼運用。7月4日,潘村湖農場所在的滁洲市18個 小時強降雨389.3毫米,有的地方超過400毫米。7月 6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程殿龍宣 布,淮河流域自今年 6月下旬以來發生的洪水為 1991年以來最大洪水。汛情就是命令。在當地防指 的統一協調下,場防汛指揮部立即進入臨戰狀態, 一切按照抗洪救災預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抗洪搶 險突擊隊整裝待發,各種防汛物質調集到位,場屬 蘇拐電站開足馬力日夜搶排圩內積水,力保苗勢茁 壯的大豆不受澇漬。潘村洼方圓127平方公里,內有 4個鄉鎮和一個國有農場,人口6萬多人,農田15萬 畝。潘村湖農場3.2萬畝耕地和7 個農業分場、一個 農科站、一個電力排灌站全部位于圩區。7月5日, 當地防指根據汛情的發展決定潘村湖農場啟動潘村 洼行洪區撤轉預案。到7月8日凌晨,蓄洪區2000多 人及糧食、機械等重要物質全部搬遷到場部高崗地 帶妥善安置。 7月10日,場防汛指揮部移至我場防 汛責任段蘇堤實行靠前指揮。蘇堤全長10.4公里, 西起護崗河一端的蘇拐,東接淮河大堤,是潘村洼 防汛的一道重要屏障。農場防汛責任段就位于蘇堤 中段最關鍵的位置。在蘇堤的前方還有一道堤壩錢 西圩,由于上游來水集中,錢西圩于7月11日凌晨失 守,滔滔洪水一路涌向蘇堤。場防汛搶險突擊隊在 場防指的調度下,加固堤壩,構筑子堤,密切注意 水情,嚴防死守,做到人在堤在。
眾志成城 降伏洪魔+ 從7月9日到11日,淮河流域再次出現強降雨,汛情 日趨緊張。7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淮河抗洪 一線,帶來了黨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對災區人民的 關懷,更加激發了全場干群與洪水搏斗的必勝信 心。安徽農墾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丁俊先親 自到我場察看水情,集團公司勞人處負責人始終與 場防指領導奮戰在抗洪前線,與群眾一道抗擊洪 水。蘇堤自1991年以來已經連續12年未經大水,所 以壩體干裂,加之水位居高不下,大堤出現多處滲 漏,防守形勢十分嚴峻。 7月13日晚,我場責任區 內四分場工段出現堤壩滲漏險情,此時大雨如注, 南風乍起,驚濤拍岸,形勢危急。正在堤上指揮抗 洪的場長韓大鳴用手機急調抗洪搶險預備隊—場屬 工商服務單位抗洪搶險隊,馳援蘇堤。在后方指揮 部的場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林賢傳迅速將命令下 達到每一個單位,10分鐘后,人員乘車趕赴蘇堤。 堤上,副場長陶衛東率先躍入水中,接著更多的人們 躍入齊腰的水中,打樁、筑壩、加高、加固,在隨 后趕到的后援隊的支援下,終于在天亮前排除了險 情。蘇堤吃緊的消息牽動著全場職工群眾的心,許 多不是防汛隊員的職工群眾,包括婦女、下崗待業 人員,自備工具、自帶干糧趕到了抗洪前線。五分 場女職工朱麗珍,愛人在分場留守,不用上堤的她 來不及和家人打招呼,就上了開往防汛一線的車 輛。共產黨員、原機關招待所下崗分流人員丁可, 自家開了一個雜貨店,這一段由于場部所在地人口 驟增,生意十分紅火,但他從我場人員上堤的第一 天起,就自愿加入到抗洪搶險隊伍中去了。共產黨 員、四分場青年職工黃立勇上堤后,幾次人員調換 都沒有下來,愛人心疼他,找到堤上,勸他回家洗 個熱水澡,也被他擋了回去。…… 正當全場干群為 保衛蘇堤日夜奮戰的關鍵時刻,解放軍南京軍區某 部1000余名官兵奉命前來增援,軍民攜手共保大堤 的安全。 14日以后,由于淮河水位繼續上漲,蘇 堤需要加高、加固,所需泥土要從壩下三、四十米 處取出來裝進塑料編織袋,由人工踩著沒及小腿的 稀泥運到近10米高的壩頂。這天上午,傾盆大雨肆 虐地下著,堤上堤下的人們全然不顧風吹雨打,緊 挖快扛,工程技術人員來回檢查。盡管水位已經超 過堤頂,但新筑起的子堤牢牢將洪水攔在壩外。洪 魔在人類面前再次無奈地退卻了。隨著大雨的漸 止,淮河干流水位全線回落,蘇堤所在的女山湖水 位從7月17日起明顯回落。蘇堤保住了,農場保住 了,家園保住了!除一部分人員繼續堅守蘇堤外, 其他人員從7月18日起從一線撤回,抓緊在田作物管 理和災后生產自救工作,力爭將洪水造成的損失降 到最低限度,取得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 潘村湖農場辦公室 楊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