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茶場初制茶廠國退民進見成效
發布日期:2003-07-23 瀏覽次數:2685
周王茶場是一個以茶葉生產為主的農業生產企業, 現有職工830人,茶園6030畝。近年來茶場在進一 步 完善落實農墾第二輪土地承包的基礎上,大力推進 初制茶廠的改制退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茶場原有初制茶廠7座,精制茶廠1座,過去系企業 統一經營或個人承租經營,資產流失十分嚴重。為 此,茶場在落實家庭茶場新一輪土地承包的同時, 堅持走茶廠民營化發展之路,強力推進公有茶廠拍 賣經營,鼓勵個私發展初茶廠。茶場一方面鼓勵職 工個人投資或聯戶投資參與競買,另一方面廣泛吸 納周邊具有一定資金能力和經營能力的私營業主來 場入戶,參與競爭。茶場采用明碼標價,公開拍 賣,并采取相應的政策與環境支持吸引投資者。在 投資環境上,致力于軟環境的建設,一方面加大管 理力度,著重打擊欺行霸市等不正當經營行為,提 倡公平競爭;另一方面積極協調社會各方面關系, 使得來自場內、場外的投資者都擁有一個較為寬松 的經營環境。兩年來,通過全場上下的共同努力, 先后拍賣初制茶廠7座、精制茶廠1座,建立私營茶 廠大小12家,其中場外投資經營5家,具有精制加 工 能力茶廠4家,年加工能力可達2萬擔以上。通過改 制,全場共盤活存量資產約185萬元。周王茶場在 推 行茶廠拍賣經營的同時,還大力鼓勵和提倡職工個 人投資舉辦茶廠,參與經營。近兩年來,職工先后 個人投資舉辦茶廠共6家,投資金額近60萬元,其 中 僅2002年末至2003年初全場發展個私茶廠4家。到 目 前為止,全場已建立私營茶廠共18家。私營茶廠的 發展在我場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
由于個私茶廠的不斷興起,有力地推動了茶場茶葉 經濟的不斷發展,茶場生產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 一方面茶場內鮮葉市場基本形成,職工賣葉難、賣 價低的問題得到根本解決,職工的市場經營觀念及 市場經營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家庭茶場與私營茶廠 及精制廠自發的生產經營鏈逐步形成,場內市場競 爭的活力增強。由于鮮葉市場的競爭帶來鮮葉價格 的攀升,家庭茶場得到了實惠,生產管理的積極性 顯著提高。據調查,今年春茶大宗鮮葉價格普遍比 周邊其它各場提高0.06元/公斤-0.10元/公斤, 僅此一項每戶凈增收入達300-500元。另一方面各 茶廠為適應競爭,加強內部管理,深挖自身潛力, 同時大力開拓經營市場,市場生存能力也不斷得到 加強。據統計,今年春茶各茶廠共收購鮮葉228萬 公 斤,其中收購場內鮮葉175萬公斤,收購場外鮮葉 53 萬公斤,制干茶64萬公斤,產值達340萬元,產銷 率 近100%,各項指標均超過歷史最高水平,效益十 分 明顯。預計全年可生產干茶180萬公斤,產值可達 670萬元。
(周王茶場汪益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