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溝農場:深化農業體制改革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發布日期:2003-06-19 瀏覽次數:2862
2002年,夾溝農場在省農墾集團公司提出的“地分 三類、戶為單位、全員有地、退自耕養、地權流 轉”的土地承包方針指導下,一舉打破了原有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模式,在農墾系統率先徹底推行了 “全員有地”方針。從2000年秋種起,二三產業和 機關、學校、醫院的各級各類管理人員和職工均承 包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并落實到每個分場,建立獨 立的承包戶頭。對少數暫無存量土地承包的人員, 場與之建立虛擬承包關系,一旦有其他職工自然退 地,其虛擬承包關系就轉變為事實承包關系。2000 年底至2001年初,各單位的各類管理人員和職工共 承包了1600畝土地,使原被拋荒的邊遠的、條件較 差的土地得以充分利用,杜絕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
在全面推行“全員有地”后,農場于2001年秋種 時,又實行了“三費自理”。所謂“三費自理”即 生活費、生產費、社會保障費全部由家庭農場自 理。在實行“三費自理”之前,農場對家庭農場連 年墊支各種費用,從而造成了高額掛帳,使農場背 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極大地束縛了農場的經濟發 展。實行“三費自理”不僅遏制了“墊、掛、墊” 的不良循環,還加大了清欠力度,使原來沉重的經 濟包袱逐步變小變輕,農場經濟也逐步邁入健康運 行的軌道。
+ 今年歲末年初,這個場在學習外省農墾土地經營管 理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場實際,推行了第一 批“先交錢,后種地”的承租經營改革措施。在取 得租賃經營的經驗后,明年逐步擴大租賃面積。計 劃2005年所有的土地要全部實行租賃制。“先交 錢,后種地”讓承租經營者充分發揮市場的主體作 用,不僅有利于職工增收,企業增效,而且對生產 力的發展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吳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