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維峰代表——如何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扶持?從每畝10元種子補貼說起
發布日期:2003-03-20 瀏覽次數:3533
黑龍江墾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如今已形成 年產150億斤以上商品糧的能力。但目前墾區遇到的 最大問題是農民增收緩慢。+
呂維峰說,增加對糧食主產區農民的直接補貼、擴 大補貼范圍、加大投入力度、規范農業投入行為, 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農業與國際 接軌、履行入世承諾、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 然要求。+
他說,近些年來,國家在大江大河治理、退耕還 林、人畜飲水、縣鄉公路、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 方面加大了投入,在繼續增加這些間接投入的同 時,應增加對農民直接補貼,將過去對糧食流通和 中間環節的補貼直接給農民,增加農民收入。去年 國家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每畝地給農民10元種子 錢,開了對農民直接補貼的先河,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今后,還應將這種“綠箱”政策補貼的范圍擴 大到水稻和玉米等品種,同時對用于糧食生產的耕 作、栽培、收獲機械等生產資料、科技推廣、農民 培訓等進行補貼。+
據專家測算,我國目前的“黃箱”政策補貼僅占農 產品總值的1.4%,離我國8.5%的允許“黃箱”規 模還有1400多億元的補貼空間。目前國家對1000萬 畝大豆示范生產的補貼投入每畝僅為10元,這不僅 與發達國家沒法比,即使與國內其他行業比,也少 得可憐。呂維峰代表認為應與國際接軌,免征農業 稅,加大補貼力度。他建議國家用立法手段來規范 對農業的投入,加大對農業的補貼,爭取用幾年的 時間,有計劃地達到每畝800元—1000元的補貼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