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持 農戶致富 龍頭發展 請看來自淮南的報道:
發布日期:2003-04-17 瀏覽次數:3050
“購買1頭奶牛,政府補貼1000元”的鼓勵政策,使 淮南市的奶牛養殖規模成為全省老大。
這項鼓勵政策是淮南市政府2000年出臺的。由科技 部門和地方政府直接落實到農戶,重點是大通區。
據市科技局介紹,補貼的錢不是太多,卻顯示出巨 大的拉動力。當年,全市就新增奶牛260頭。3年 內,市政府補貼奶牛養殖戶150萬元,共新增奶牛近 2000頭,目前全市奶牛已近7000頭,養殖規模居全 省第一。
日前,記者采訪了上窯鎮奶牛養殖大戶方開柱,他 家已養奶牛30多頭,年收入幾萬元。他說,兩年前 他購買22頭奶牛,得到補貼款2.2萬元,從此走上養 奶牛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記者在大通區聽到農民這樣說:“家有五頭牛,小 康有奔頭;家有十頭牛,就能蓋洋樓。”據奶牛養 殖戶反映,養1頭奶牛每年的純收入可達2000元左 右。全市由政府補貼新增的奶牛,每年可為農戶增 加收入300萬元。
前些年,一些農民手頭有了余錢,但很多農戶不知 道投資方向,政府的補貼政策,拉動農民向奶牛養 殖業投資。少數農戶資金不足,還向信用社貸款, 拉動金融機構對奶牛業的投入。同時,用集體的空 房、空場改建牛舍,又盤活了集體資產。目前,全 市奶牛養殖戶已有280戶,有些家庭養殖場已初具規 模。
政府的鼓勵政策還拉動了龍頭企業益益乳業有限公 司的發展。目前農戶養殖奶牛提供的鮮奶,已占該 公司加工總量的40%%,使其產品加工量居全省第一, 不僅創出了知名品牌,也擴大了產品在市場上的占 有量,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效益,當然,政府也增加 了稅收。同時,種植飼料、牧草又促進了種植結構 的調整。真是一舉多贏。
作為龍頭企業的益益乳業有限公司,還將擴大生產 規模,需要2萬頭奶牛供應鮮奶,屆時,1000元補貼 的拉力將更加顯現出來。(淮南日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