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墾著力防控小麥赤霉病
發布日期:2017-04-01 瀏覽次數:3026
根據農業和氣象部門分析預測,今年小麥赤霉病在安徽偏重發生幾率大,預計沿淮及以南遲播稻茬麥區呈大發生趨勢。
通知強調,一要高度重視,全力防控。加強組織領導和資金統籌,及早部署,制定方案,落實責任,最大限度地減輕小麥赤霉病造成的損失。二要加強監測,及時預警。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小麥苗情和病原菌分布情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積極與當地農業和氣象部門溝通聯系,及時準確發布預警信息,明確防控重點區域和最佳防治時間,提早調配防控物資,備足高效對路的農藥和新型高效植保機械。三要加強田管,提升防效。及早清理田間“三溝”,降低田間濕度,促進小麥根系生長,科學調控肥水、適時追肥,促進晚播弱苗的苗情轉化升級,提高小麥整體抗性。
通知要求,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分類指導、科學用藥、節本增效”的防控策略,強化“主動出擊、見花打藥”關鍵技術,全面防控要達到2次以上。要堅持適期用藥、合理選藥、輪換用藥和一噴多效,兼顧做好小麥穗期蚜蟲、條銹病、白粉病、吸漿蟲等病蟲害防控,同時,注重防病治蟲與控旺防衰相結合,分類指導、藥肥混用、保粒增重。要強化技術指導服務,落實防控工作責任制,通過召開現場會、開展田管培訓、發放明白紙等形式,普及防治技術和安全用藥知識,防控關鍵期要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頭,指導職工科學防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同時,要充分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王景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