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 奮力拼搏 2002年安徽農墾經濟再創輝煌
發布日期:2002-11-28 瀏覽次數:3860
——農業取得良好收成,二三產業發展趨勢向好。 全年實現糧豆總產23.29萬噸,比上年增10.9%%,其 中小麥9.20萬噸,水稻10.37萬噸,大豆2.96萬噸, 同比分別增5.5%%、9.6%%、17.4%%。牛奶2.06萬 噸,肉 類9772噸,干毛茶9005噸。糧、奶、肉、茶總產均 突破歷史最高水平。實現工業總產值6.10億元,同 比增8.7%%,產銷率96%%,工業減虧650萬元,減虧 幅 度達65%%。第三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10億元,同比 增 10%%,實現利潤320萬元。出口商品總額3486萬元, 同比增21.1%%。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沿淮農場“穩午調秋”取 得進展,改大豆為芝麻、玉米、水稻等其他作物取 得了明顯成效。沿江農場在穩定優質棉花和水稻的 同時,擴種午季獲得顯著的增效增收成果。茶園改 造和無性系良種茶園發展步伐加快,名優茶的比重 提高。家庭養殖業發展較快,并向規模化、專業化 方向進軍。林業生產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產業化經營有了新的突破。種子產業發展勢頭 良好,農作物良種銷售突破1億斤。奶牛存欄5538 頭,比去年同期增40%%;生產液態奶9000噸,實現 稅 后銷售收入8000多萬元;益益乳品公司與淮南農場 體制分設,進行了創建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出欄 肉雞210萬只,產品合格率、產銷率和貨款回籠率都 達100%%。“正達”品牌已在日本成功注冊,肉雞規 模化養殖和雞肉熟食開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宣郎 廣精制茶公司和普濟圩金邁公司產值分別增長20%% 和 增長70%%。“翡翠”牌酥梨出口首次打入歐洲市 場。
——重點項目實施良好,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到 年底,沿江江堤加固工程和華陽河封港聯圩、低排 干渠退建工程如期建成。全系統“2188”工程目標 基本實現。今年完成土地治理任務6.1萬畝,建成了 普濟圩北埂站和壽西湖四站,正在組織實施的皖河 新光二站、普濟圩梳妝臺閘重建、華陽河的塊石護 坡和沿江沿淮幾個農場安全區建設工程進展順利。 沿江四個農場三期共6885戶移民建鎮工程可望在明 年結束,與之配套的華陽河、普濟圩農場的自來水 工程也在緊張施工。總投資6220萬元的農墾電網改 造工程也正式啟動。這些重點工程的實施,較大地 提高了農場抗災能力,改善了農場的生產和生活條 件,為農墾今后發展奠定了基礎。
——職工增收和企業增效明顯。預計人均純收入 3450 元,比上年增長4%%,較好地完成今年計劃指 標,企業效益有了較大幅度增加,農墾經濟呈現健 康、穩定的發展態勢。
——社會事業繼續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繼續深化, 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龍亢、普濟圩和宣郎廣等場 辦中學的辦學水平高于地方同類學校水平。衛生事 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場辦醫院市場化運作力度加 大。血防工作得到了加強。公安體制改革正在進 行。墾區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墾區社會保持穩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