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大豆種出世界先進水平
發布日(ri)期:2002-09-28 瀏覽(lan)次數:4442
黑龍江農墾報道:一望無際的大豆田,在陣陣秋風拂蕩
下,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在張廣財嶺腳下涌起道道波浪,
一米多高的豆棵上掛滿了鼓溜溜、沉甸甸的豆莢,海林
農場今年種植的50085畝優質大豆,近日經專家測產,
平均畝產在225公斤以上,這預示著海林農場將連續5年
創我國大豆大面積單產的最高紀錄,他們的大豆種出了
世界先進水平。+
總局局長呂維峰近日在墾區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現
場會上,要求全墾區學習推廣海林農場的大豆種植經驗
和技術。+
海林農場現有耕地10.6萬畝,人口7300人,是個以種
植大豆、小麥為主的農場。幾年來,他們堅持科技措施
推進到位,標準作業落實到位,管理服務跟蹤到位,保
證了大豆生產的高產高效。從1998年至2001年連續4年
大豆平均單產創我國北方地區的最高紀錄,畝效益達
115.81元。其中,去年平均單產達252.5公斤,比墾
區平均單產高88.1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2.5
公斤,比巴西高出92.5公斤,比美國高出82.5公斤。
+
這個場的耕地大都屬崗地白漿土,十年九春旱,對大豆
生長不利。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從1995年開
始實行旱地保水耕作法,采取大豆茬免翻深松耙茬種小
麥,小麥茬淺翻深松秋起壟夾肥種大豆,玉米茬免翻壟
體深松原壟卡種大豆的新措施,并做到了大豆秋整地越
冬面積100%,大豆地秋起壟夾肥面積100%,實現了秋
雨春用,春旱秋防,蓄水保墑的目標。+
他們還堅持因土施肥,每年都根據土壤養分含量,合理
調整氮、磷、鉀肥的使用比例,并堅持在大豆生育期全
面追拖綠色微肥,提高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在栽培措施
上,全場大豆種子100%實行包衣下地,并堅持大豆和
玉米的原壟卡、大豆“三壟”栽培、大豆窄行平播等栽
培措施,這樣既降低了大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單產。
在田間管理上,他們采取機械、化學、人工綜合滅草措
施,每年的大豆都堅持三遍機械中耕和人工拿一次大
草,全場做到多年不荒一畝地。+
在大豆生產過程中,農場還積極引導職工嚴格標準作
業,并保證一個生產隊只種一個大豆品種,以提高大豆
品質和種子的純度。在大豆收割時,他們連續五年執行
收割機驗收制度,凡機械達不到要求的機車不準下地作
業,把住了收割質量關,真正做到豐產豐收、顆粒歸
倉。+
從1995年開始,全場實行了大豆統一種植計劃、統一技
術措施、統一供種、統一作業標準。基層單位凡是因措
施落實不到位造成損失和大豆減產的,一律追究生產隊
長和農業、農機技術員的責任,并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
“黃牌”警告,取消當年獎金,下浮一級工資等處理;
凡由于自身措施落實不到位,經營水平低,經濟效益差
的家庭農場,生產隊給予“黃牌”警告,嚴重者取消下
年承包土地的資格。+
這個場還建立了綜合服務體系,對家庭農場種大豆進行
全過程、全方位管理與服務。大豆產前的化肥、農藥由
農場生產資料公司按時提供;產中的耕作、施肥、種
植、栽培、田間管理、收獲等由場隊兩級技術人員逐項
落實,跟班監督作業和進行技術指導;產后的產品全部
由農場經銷公司負責幫助銷售。+
這些技術服務措施,幫助家庭農場提高了科學種田水平
和經濟效益,降低了大豆生產成本,增強了市場競爭能
力。去年黑龍江墾區大豆平均單產是164公斤,而海林
卻達到252.5公斤,墾區大豆斤成本是0,7元,而海林
是0.515元,科學種大豆使海林農場干部職工嘗到了甜
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