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墾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 進一步做大做強“非洲工程”
發布日期:2002-10-22 瀏覽次數:4973
為了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做大做強“非洲
工程”,8月8日至22日,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吳玉
潮副總經理率團到非洲執行項目任務。+
在贊比亞期間,中國駐贊比亞使館彭克玉大使、俞樹清
參贊會見并宴請了代表團全體成員,他們高度評價江蘇
農墾“非洲工程”駐贊的3個企業(友誼農場、喜洋洋
農場和中華農場)為發展中贊友誼和經濟往來作出了積
極貢獻,殷切希望江蘇農墾作為投資母體,圍繞進一步
做大做強采取相應的措施。彭大使、俞參贊還提出了由
政府出面,在贊比亞進行較大規模墾殖,以解決當地糧
食問題的設想,吳總一行表示了積極參與的意向。+
代表團在贊比亞先后考察了友誼、喜洋洋和中華3個農
場的生產經營情況。由于東南部非洲近年雨季偏少,造
成農業欠收,贊比亞及相鄰的津巴布韋、莫桑比克等國
家嚴重缺糧,而友誼農場和喜洋洋農場因為具備灌溉條
件,旱情對糧食和蔬菜的產量影響不大,3個農場共收
獲玉米2500噸,均以每噸高于200美元的價格出手,取
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喜洋洋農場去年開始種植土豆,
目前每公頃產量已經達到25噸,該場復種指數2.5,蔬
菜種植25公頃,青玉米和包菜每公頃毛利2000美元,土
豆每公頃毛利則達5000美元。+
吳總一行與3個農場的同志就當前生產經營和今后的發
展進行了充分的商討。友誼農場將繼續發揮規模種植的
優勢,以糧食生產為主,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生
產經營水平,以獲取更大的效益。中華農場仍然實行種
植業和養殖業并舉,農牧業和商貿業并進的方針,對現
有種植業結構和規模做適當調整,試種煙草,發展制種
玉米,將種植業規模增加至250公頃至280公頃左右。喜
洋洋農場繼續以“城郊農業、服務首都”為宗旨,充分
利用現有條件,穩定奶牛,發展蔬菜,側重發展土豆等
高效益的品種,確保租賃任務的完成。+
代表團根據公司黨委意見,重點實施了喜洋洋農場的改
革。改革以后,喜洋洋農場產權不變,承租人每年分兩
次上交租賃費,并逐步向先交后種過渡;承租人還保證
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2萬美元,一并列入考核;
承租人終止租賃,必須提前一年書面報告發租方并得到
批準。從目前生產經營的情況來看,上述方案應該是一
個多贏的方案。+
代表團實地考察了位于喜洋洋農場和友誼農場之間,面
積為80公頃的一個農場,并與農場主尤素福先生進行了
洽談。這個農場和喜洋洋農場一樣,具備離首都較近的
區位優勢,土地平整,緊靠主干道蒙巴路,已有一定的
生產條件,包括3口機井和1座水池。代表團考察后認
為,用以發展蔬菜種植和銷售,并與喜洋洋農場互為補
充,擴大在盧薩卡的市場份額,是完全可行的。根據黨
委的意見,代表團就未來農場的股權結構作了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