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糧油價格緣何只跌不揚
發布日期:2002-10-22 瀏覽次數:4426
近日來,各地農貿市場出現了一個少有的奇怪現象:剛
上市的新米竟比陳年老米便宜,例如江蘇新米現價僅為
每公斤1.70元,而陳米卻可賣到每公斤1.80元左右。
而在去年,先上市的新米最貴時可賣到每公斤3元。此
外在杭州市糧油批發交易市場,糧油價格除了黑芝麻上
漲之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色拉油的價格更是
跌到比二級菜油還便宜,這在糧油交易市場是前所未有
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糧油價格慘遭滑鐵盧呢?+
據了解,往年的新米往往零散上市,所謂物以稀為貴,
價格自然一路上揚。但是今年,農民們的市場意識提高
了,大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新米一股腦兒地集中上
市,導致大家都賣不上價錢。再加上新米水分高,10天
就放不住了,為了急于出手,農民無奈之下不得不賤價
賣米。與國慶節前相比,江蘇產的粳米平均下跌了10
元/噸,安徽產的粳米更是下跌了30元/噸。除了新米集
中上市外,節前市民早已備足了糧米以及節假日需求不
足也是導致米價下跌的一個原因。+
正常情況下,色拉油的價格應高于二級菜油150-200
元/噸,而現在出現色拉油價格低于二級菜油這一反常
情況,則是受提煉原料的影響。色拉油多為進口的毛豆
油提煉而成,二級菜油則為國內生產的油菜籽提煉,因
為近期進口的毛豆油較多,價格便宜,導致色拉油價格
也相應下降。而國產的油菜籽今年減產,貨源較為緊
張,油菜籽價格上揚,所以造成了色拉油價格低于二級
菜油這一少有的現象。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情況雖然少見,但卻正是市場經濟
規則的充分體現。在市場化的大環境下,糧油商品價格
也不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圍繞供求變化而變化了。今
后廣大農業戶在計劃種植農產品時,不能只憑往年的經
驗下決定,更要密切注意供需情況的變化。